辽宁省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2)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3-17 09:45:56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从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语交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具有个性化和多变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和言语又是密切联系的。言语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的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是人们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才存在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就变成了死的语言,它将被社会淘汰。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人的思维与言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与言语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首先,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借助言语实现的。其次,言语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言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活概念。言语和词的意义也正是靠思维的日益充实和丰富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思维与言语是有区别的。首先,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言语是人们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物质的,以声、行的物质形式存在。思维是人脑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心理过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是概念的,以意识的形式存在。其次,它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并不完全等同,人们可以用同一概念表达。再次,从构成要素来看,言语中个词与思维中概念相关,但不完全等同。

六、案例分析
1、答:(一)原因分析 (3分)
(1)强大的好奇心理。青少年学生具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和行为都有很大诱惑力。对吸烟的行为也是如此,他们有想试试看的心情,看到成年人叼着香烟,火光一闪闪的吐出白烟的姿态,觉得好不自在,以为吸烟可能有着无穷的乐趣。所以想亲自品尝一下这吞云吐雾的滋味。
(2)交往心理。在社会风气影响下,为了联络感情,相互敬烟成为习惯,学生认为烟可使人产生亲近感。
(3)对偶像的模仿心理。不少青少年学生有对偶像的崇拜心理。如对家长、老师、名人、名星等,对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进行模仿,尤其是对偶像吸烟时的姿势等,认为这样可以与偶像的距离近了,而且使自己也趋于“成熟”的感觉。于是学生学到了吸烟。
(4)虚荣心的驱使。青少年学生虚荣心强,当看到别的同学吸烟,自己也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吸烟。
(5)对“压力”、 挫折的反抗心理和逃避心理“压力”一般来自教师与家长。青少年学生一方面思想单纯,充满幻想,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尊心,一方面又显示出幼稚,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
(6)试越“雷池”的猎奇心理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许多新事物和新行为对他们都有很大的诱惑力。这虽然是学习新知识的强大推动力量,但由于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想试探一番,追索一下,因此看到成年人口叼香烟,时而萤火闪闪,时而云雾腾腾,好不自在,便以为里面定有无穷妙趣,于是便急欲试越禁烟的“雷池”,要亲自品尝一下这吞云吐雾的滋味。
(7)愈禁愈吸的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时常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宣传机器大肆宣传吸烟的危害,大力提倡戒烟时,在家长、老师严禁学生吸烟,置“烟”于万恶之源时,恰恰刺激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偏要体会一下置身“毒雾”的感觉,无意中形成了愈禁愈吸的结果。
(8)对烟的错误认识心理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助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时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案。
(9)家长没有进行严令制止,致使他逐渐吸烟成瘾。当烟瘾来时,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就走上了抢劫的道路,最后因故意伤害(致死)罪被判无期
(二)解决方案(4分)
(1)教师、家长要起表率作用。只有自己不吸烟,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不吸烟,才能理直气壮地纠已染恶习的学生。此外,教师和家长要多讲一些名人(如列宁、李大钊等人)戒烟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戒烟的榜样,恰当利用他们对名人的崇拜心理,达到教育学生禁烟的目的。
(2)努力减轻学生的压力。遇事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批评学生时要讲清道理,不对学生提出超越实施能力的过高要求,随时发现并消除学生可能产生的对学习、生活的消极情绪,使之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搞好学习。
(3)提高学生对于挫折的承受力。给学生讲明在生活、学习中受到挫折是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意志坚强者会愈挫愈奋,会把它看作一次考验的机会,会查找原因,接受教训,努力自强,以便下次取得成功。只有意志薄弱者才会在挫折面前一服不振,才会借吸烟来麻醉自己,欺骗自己。学生的自尊心会使他们选择强者的道路的。
(4)教育学生注重同伴的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蜜蜂飞者采蜜,与苍蝇聚者逐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全在同伴的脸上写着。青少年学生,正如含苞欲放的花朵,何苦要选一伙烟民做朋友,早早地摧残自己呢?道理说清了,学生选择了积极向上的不吸烟的同学为友,自然也就不吸烟了。
(5)提高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经常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知识竞赛、书法比赛、开演唱会、对对联、猜谜语等,用以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增加其生活乐趣,把他们强烈的争胜心、好奇心引导到对各种有益的活动比赛和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去。如若这样,学生就不会再借吸烟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了。
(6)要广泛持久地做好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工作,特别要充分说明吸烟对青少年智力和心肺功能的影响,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吸烟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行为,以便他们自觉抵制吸烟。对已经吸烟并有相当吸烟“历史”的学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有关烟草问题沙龙讨论会。收看烟草对生态环境、青春期发育影响的电影、录相、图片,参观医学院解剖人体标本。
(7)应该及时对那些不吸烟者给予表扬。对那部分虽未完全戒烟、而已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学生,向他们道一声真诚而热情的鼓励词,这样比吃任何灵丹妙药都更为有效。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