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例题解析29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03-08
12.「2007年多选题」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经济增长率
B.物价指数
C.股票价格
D.土地面积
E.商品零售额
13.「2008年单选题」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
A.相对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平均指标
14.「2008年多选题」下列总量指标中,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的有()
A、股票价格指数
B、煤炭生产总量
C、财政收入
D、商品零售额
E、年末人口数
15.「2006年多选题」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 )的特点
A.适应面广
B.经济性
C.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D.时效性强
E.周期性
16.「例题16:2006年单选题」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所有非全面调查
17.「2003年单选题」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是为了( )。
A.确定普查从这一时间开始
B.使普查制度化、标准化
C.确定调查的起止时间
D.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18.「2008年多选题」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E、全面报表
19.「2007年多选题」使用第二手统计数据,必须注意( )。
A.引用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B.要评估第二手统计数据的可用价值
C.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D.对不完整的历史数据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设法进行适当的补充
E.不能纠正存在问题的历史数据
20.「2005年单选题」从使用者角度看,从( )中取得的统计数据是第二手统计数据。
A.经济普查
B.农产量抽样调查
C.《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D.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统计报表
21.「2005年单选题」抽样时,由于样本容量不足造成的误差与因为( )造成的误差,都属于代表性误差。
A.被调查者有意虚报
B.数据汇总错误
C.填报错误
D.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22.「2008年多选题」代表性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A、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B、有意虚报、瞒报
C、抄录错误
D、样本容量不足
E、样本结构与总体存在差异
例题答案:
12.答案:AB
13.答案:B
14.答案:AE
解析:本题实际考核时点指标包括的内容。
15.答案:ABD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ABC
解析:普查属于一次性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均属于非全面调查。全面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填报,所以属于全面调查。
19.答案:ABCD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