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卷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1-12-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层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纳入其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确保乡镇(街道)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整合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信息系统,加快实现全省信息网络全覆盖,实施全省参保人员生存信息实时共享工程;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融代办服务向乡村延伸,到2011年底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由金融机构代收代发等。
8.历经近三年时间、共四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10月28日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并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社会保险法》在国家立法层面上确立了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它以法律规范化的形式建立起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凸显的四大亮点,即养老医保“异地漫游”、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社会保险保费强化征收、监管“盯牢”保命钱,体现出统筹城乡的原则,突出了参保人员的合法权利,彰显了平等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权利的精神。《社会保险法》以政策法律化、规范化的形式宣告了我国以政策为支柱的社会保险时期的结束,以及以法律为支柱的社会保险时期的到来。
9.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能否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授权性条款过多并非问题的关键,能否将这些授权性条款体现出来的法律政策化纳入法治轨道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政策有任意性较大、易与人治合流的弊端,不纳入法治轨道,难以成为法不可或缺的要素;另一方面,《社会保险法》中的授权性规定,均授权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政府有可能使政策偏离人大及常委会授权的初衷。
法律政策化纳入法治轨道的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发挥人大及常委会对政府政策制定过程及结果的监督作用。人大及常委会在授权政府制定《社会保险法》的具体实施政策时,可对政府机构制定的规则类型、内容、制定方法以及完成规则制定任务的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二是构建全面、系统的行政问责制度。由于社会保险政策不可或缺,行政政策制定权和行政自由裁量权亦随之日益增长。有权力就有责任。社会保险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政府应负担依法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政策的主要责任,比如逐年增加政府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财政投
入,逐步提高社会保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行政问责是促使政府合法、合理地使用权力,勤勉、忠信地承担责任的制度保障。问责主体包括人大、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司法机关、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对象是负有直接或间接领导责任的社会保险事务领导者以及各级社会保险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后果是怠于行使社会保险义务和滥用权力的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问责程序的启动和进行过程也应纳入法治轨道。
三、答题要求
(一)结合“给定资料1~5”,概括目前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准确、简洁。字数不超过4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6”,谈谈你从国外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三)仔细阅读给定资料,请你谈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20分)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强。不超过300字。
(四)请结合给定资料,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