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实例评析
来源:华图网校发布时间:2011-12-1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当然,民生政府要有民生财政。当收入分配时,应该是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财政的支出比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保民生、顺民意,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据统计,我国当前有70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000多万下岗职工,120万—150万城镇失业农民,还有80万大中专毕业生待业。所以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久前,他在网上同网友交流时,深情地说:“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
材料7总结概括:指出我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分配方式存在问题。7.说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的企业家就说,我吸收了多少多少劳动力,似乎这就是尽了社会责任,问题是还有没有别的社会责任?比如参与第三次分配就是社会责任,分配有三个层次,一次分配是纳税、给职工发工资;二次分配是政府收了税后,拿出一部分用于社会事业,包括救助,尤其是在医疗、教育和扶助弱势群体方面,体现社会公平等;三次分配是民间捐赠,我国捐赠比以前有很大的发展,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各地各界踊跃捐款,这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检阅,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拿以前的情况横向比一比,可以看出,我们的第三次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在一些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等第三次分配的总量约占国内3%—5%,而在我国只占0.1%,而且其中还有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多一点来自内地。在这种背景下,加速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第三次分配格局的形成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清楚地表明我们企业家是为富少捐甚至是为富不捐,这怎么能说中国企业家已经充分尽到社会责任呢?
不仅是第三次分配,就连第一次分配中国企业家也做的不像样子,中国10%的富人收入上缴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的10%,美国10%的富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的80%,我国10%的富人还远远不到80%,有人保守估计,2004年我国税收流失4500亿元,在全部税收的15%左右,因此组织、协调、计划预算是政府三个层次,也是作为民生政府、服务性政府、责任性的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
材料8总结概括:分析了问责制的来源,并列举了目前我国建立问责制的成果。8.在民主政治下,由选举和任命产生的官员必须对人民负责,他们必须为其言语和行为承担责任,问责是由授权产生的,所以问责制度全部正当性是基于权为民所授。
宪政体制下的责任政府的首要责任是:对其所做的一切,即与国家相关发生的一切,向公众有所交代。2003年突来的非典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问责制的启动,成为中国战胜非典的转折点,对在非典肆虐的时期,包括前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前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上千个各级人民政府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被查处,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短时间内就同一问题连续大范围追究官员责任,战胜非典危机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政府问责制的制度化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履新之日就表示,本届政府将从建立政府问责制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他的首份施政报告,以罕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主要内容,问责制度尤为突出。温家宝在报告中重申,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并且明确指出政府工作有权必有责,有错必赔偿,尤其针对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温家宝总理提出“四不放过”,即:(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无疑是中央政府要厉行责任追究的强烈信号,同时也表明问责制在政府的推行。与此同时,地方也加快了建立问责制度的步伐,去年下半年,四川省政府公布的官员引咎辞职引起广泛关注。今年以来,武汉、湖南、安徽的事件发生后,也开始实施问责制度,目前国家监察部正在拟定一个有关行政问责及党政领导问责制度的规定,可以看出建立问责制度的情况日益高涨。
材料9总结概括:介绍了蓬莱市的问责制实施办法。9.有为无为都是过,是过就应受到追究,2009年2月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蓬莱市市委市政府共同出台的《蓬莱市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时办法》,正式对外公布施行,闻之令人耳目一新,有错就有过,应当受到追究,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些人在其位不履其职,不尽责,不为百姓着想,对领导队伍重要作用的发挥有着毁灭性破坏。无为即有过,无为是在误人,误事,误国,与执政为民背道而驰,与党和人民的想法相去甚远,把那些只拿俸禄不干实事,工作不为的人撤下来并责问,同时起用那些能担当的好干部,这不仅是转变,更是老百姓的要求,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蓬莱的“问责办法”还赋予了群众话语权。通过公民投诉,举报,“网上民声”和人大政协的监督,以及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完善,问责无为者,这种办法很值得推广。
(二)问题
给定资料6中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的一句话,“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也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三)答题分析
第一步:仔细审题。
题干要求针对材料6中温总理与网民交流的一句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就要将目标锁定在材料6上。
第二步:回看材料。
我们回到材料6,看看温总理说这句话的背景。材料中提到当前我国有7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000多万下岗职工。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而这一段首句是“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当然,民生政府要有民生财政”。这就是说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关注民生。
第三步:统筹作答。
在作答时,我们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说明这句话的含义。即就业对一个人生活的意义,它既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所在。第二层就要联系时政,谈政府在就业工作方面的责任。
(四)参考答案
总理的一句话把就业上升到人的尊严的高度,透彻地说明了就业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就业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稳定的就业,会使一个人在生存中不断成长,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承担责任,做出贡献,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肯努力但却不能就业,或者转为失业,其收入必然会减少,生活水平必然会下降。如果社会长期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难免出现贫富差距,甚至形成两极分化,结果必然导致贫困群众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总理提出就业意味着一个人的尊严,是明确指出解决就业问题,就是维护人的尊严。而维护人民的尊严,正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这句话不仅是对政府的要求,也是总理对自己的勉励。各级政府都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能再抱守非理性经济的观念,只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要发挥调控职能,建立分配保障制度以解决贫富差距。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市场扩大差距,政府缩小差距,市场规范竞争机制,政府强化民生职能,用制度来维护劳动者的尊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