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三答案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1-11-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80.「答案」D.解析:当该市汽车保有量为200万辆时,报废的汽车最多,为200×5%=10万辆,只要新增汽车数量不超过10万辆,此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200万辆。选D.
81.「答案」A.解析:本题可从第三行第二个图形入手,该图形显然比其他图形复杂得多,可排除线条数、封闭区域数、交点数等数量关系上的考点,而此图形也不是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含有直角,观察题干其他图形,发现也都具有此特征,选项中只有A含有直角。
82.「答案」A.解析:题干除第三个图形外,其他图形均非对称图形,通过中间三个图形可排除封闭区域数规律,交点数、线条数也不存在规律。仔细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都只有一条直线,其余线条均为曲线,选项中只有A符合。
83.「答案」A.解析:A项中的两个侧面确定后,上面应该是带平行斜线的一面;B、C、D项都可由左边图形折成。
84.「答案」D.解析:第二组前两个图形中只有直线,无曲线,由此想到直线数。分析第一组图形,其直线数分别为3、4、5;第二组图形中,各图形的直线数分别为6、7、(8),选项中只有D的直线数为8. 85.「答案」C.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是立体图形,第二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第三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
86.「答案」B.解析:本题可从图形④入手,封闭区域数、线条数都找不出合适的分类方法后,只能考虑笔画数。图形①③⑤均为一笔画图形,图形②④⑥均为两笔画图形,故将图形①③⑤分为一组,图形②④⑥分为一组。
87.「答案」D.解析:图形的构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此题明显为旋转规律。图形①③⑥均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化,图形②④⑤也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化。
88.「答案」D.解析:给出的六个图形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均含有曲线,由此想到曲线数。图形①③⑥中均含有3条曲线,图形②④⑤中均含有2条曲线。
89.「答案」A.解析:本题相对简单,一眼就可看出考查的是图形部分数。图形①②⑤均由1部分组成,图形③④⑥均由2部分组成。
90.「答案」B.解析:图形均由正方形和(或)圆圈构成,其个数跳跃较大,故只能比较正方形和圆圈数目的多少。图形①②⑤中直线图形的个数小于曲线图形的个数,图形③④⑥中直线图形的个数大于曲线图形的个数。
91。「答案」C。解析:根据定义可知,一项命令的权威取决于命令的接受者,上级权力的实现需要下级接受命令,但不等同于下级才是权力的真正所有者,因此C项的描述不符合权威接受论。A、B、D三项决定权都在下级手中,都可以由定义推出。故答案选C。
92。「答案」C。解析:名片效应的定义要点是:①相同的态度或②相同的价值观。A、D项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对方相同,符合①,B项是价值观方面与对方相同,符合②,因此都能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符合定义。C项并没有提及态度和价值观,没有体现与他人的相似性,不符合①②,因此不属于名片效应。故答案为C。
93。「答案」D。解析:供给诱导需求的主体是“供应商”。A、B、C三项都符合定义;D项李先生是自己要更换手机,不符合这一主体要求。
94.「答案」C.解析:新闻营销的定义要点是:①在真实、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②企业主动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A项并不是企业主动,B项危机公关不是利用有价值的新闻,均不符合②;D项损害了公众利益,不符合①。C项利用舆论关注,达到了营销的目的,符合定义。故答案为C. 95.「答案」B.解析:绿领定义的关键信息是:环保自然、品位生活、农业科研等。A项买天然材质的衣服、D项喜欢在大自然中旅游符合第一种绿领定义,C项研究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符合第二种绿领定义。B项生活方式不利于环保,故答案选B. 96.「答案」D.解析:芒果人的定义要点是:①出国之后;②内心还是中国人应有的。A项不愿回国、B项不会说汉语、C项无法交流,都不符合②;只有D项符合定义。
97.「答案」A。解析:非摩擦经济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摆脱了传统流通环节的新商业模式。A项并没有获利,因此不是商业模式,不属于非摩擦经济;B、C、D三项都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摆脱了传统流通环节的新商业模式,属于非摩擦经济。
98.「答案」D.解析:牢骚效应的定义要点是:①公司;②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③更成功。A项生产效率不高,不符合③;B项属于个人之间的恩怨,不符合①;C项不符合②;D项正确运用了牢骚效应。
99.「答案」B。解析:“过渡理由”效应的关键信息是: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A项行为是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的舆论压力控制,符合定义;B项是先干一行而后爱一行,由外部的工作导向转向内部的兴趣导向,与关键信息不符;C项员工的热情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的奖励控制,符合定义;D项孩子吵闹的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老人的奖励控制,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100.「答案」A.解析:动机性遗忘的定义要点是:①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②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B项只是不想回忆起,不代表已经遗忘,不符合②;C项因年老而健忘、D项脑震荡都不符合①;A项张某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而遗忘了恐怖袭击事件,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101.「答案」D。解析:题干两个成语是近义词,形容读书勤奋刻苦;只有D项的两个成语为近义词,形容下定决心,不留退路。故答案选D。
102.「答案」B.解析:车票是坐火车的必要条件,且车票不是火车的组成部分;相机是照相片的必要条件,且相机不是相片的组成部分。
103.「答案」A.解析:柳枝是柳树的一部分。核桃仁是核桃的一部分。其他三项均不符合这种关系。
104.「答案」D。解析: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篝火可以驱逐寒冷。故答案选D。
105.「答案」B.解析:深刻的警句使人警醒,欢快的喜剧使人愉悦,后两项是主谓关系,其他各项均是动宾关系。
106.「答案」D.解析:参加考试,初试后才能复试,考试失败的结果是落榜;制造工件,塑形后才能喷漆,制造失败的结果是损坏。
107.「答案」C.解析:监考人监考考试,挥霍者挥霍金钱,且动词与主语中的前两个字保持一致。
108.「答案」D.解析:干戈象征争斗;桃李象征学生。
109.「答案」B.解析:斗胆和涂鸦都是动词且多作谦辞;惠顾和顿首都是动词且都是敬辞。
110.「答案」C。解析:动宾关系,规避风险,完善制度。故答案选C。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