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法鉴定民间文物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乱象丛生,需要尽快对我国民间文物鉴定加强法律规范和监管,对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程序、法律责任予以严格规范
两件造假金缕玉衣评估出24亿元的天价,促成一起巨额骗贷案件的发生。日前曝光的这则新闻,称得上“骇人听闻”,也暴露了民间文物鉴定的乱象。
一则,经济犯罪与“文化”勾结,形式越来越复杂。这起以骗贷为标的的经济案件骗术实在太“高”,既然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由专家说了算,一起好莱坞电影式的骗局便在现实中上演。
二则,专家胆儿也忒大、心也忒黑。促成这起骗局的前提,是5位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白纸黑字的签字。已经出土并且“验明正身”的金缕玉衣总共没有几件,也都有档案可查。这两件玉衣身份是否合法,稍查即知。如果不合法,知情者首先要向有关部门告知信息,然后提请论证。作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全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面对这两件所谓的金缕玉衣,隔着玻璃、不作任何技术检查就轻作判断,行径颇似“老千”。“老千”是为骗钱,专家所为何哉?几万、几十万元的鉴定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显见得这老话如今已在一些人的脑海里荡然无存。
可以肯定,此番“金缕玉衣”一案,对文物鉴定行业的信誉影响至深。也正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痛定思痛,彻底反思,对我国民间文物鉴定的法律规范和监管进行商讨,对有关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程序、法律责任予以严格规范。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