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面试备考资料:面试技巧集锦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0-31 11:59: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面试中的言语技巧
1.面试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在语言方面,应考者谈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同等重要。主考官不仅对应考者讲了些什么关心,也对应考者怎样讲,讲话时应考者的语调、声音的高低、讲话速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对应考者而言,只要讲话条理清楚,不急不慢地通过表情、语调、声音等诸方面的配合,传达出自己真诚、乐观、热情、大方的态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语言方面,应考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谈话时若无特殊情况不可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即使是有某种原因,也要以适当的方式。打断别人的讲话是很不礼貌的,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很介意,在面试这种正规的场合更应避免此类不良习惯。
(2)讲话时不可有太多的手势语或口头禅。讲话时口头禅太多,让考官听起来费劲;而手势太多,让人看了也会觉得别扭。
(3)讲话时普通话应力求标准,不可讲错字或念错字音,否则会给人感觉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行,这等于暴露了自己的一个致命弱点。方言也不要用,毕竟你还没有成为名人,方言不仅不会增加你的特色,反而会给考官留下不良印象。
(4)讲话时不可以自负的方式、语气说话,即话不能说得太满,当然也不必太谦虚。太自负的人等于贬低了听众,考官不会对这种人有什么好印象;而太谦虚会让人低估你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2.注意不良语言习惯和面试用语
面试中应考者说话要谨慎,不要使用一些不良的用语和语言习惯,具体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使用极端评价。
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的应考者形成一种语言习惯,就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例如一些应考者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显得比较固执或夸张;另一些应考者却老把"也许"、"可能"、"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显得缺乏自信。这两种情况对于面试结果都会有不良影响。
(2)语言呆板、乏味。
有的应考者说话时词语显得特别贫乏,回答问题就像小学生解问答题一样:"因为……所以……",这样即使内容很精彩,但也会令人感到乏味。所以,应考者应尽可能地变换句式,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例如"因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换成"因此"、"由于"、"之所以……是由于……"等等。当然,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好还得靠平时的功底和有意识的训练。
(3)不要轻易假定对方知道某事。
有的应考者经常使用:"众所周知……""正如每个人所了解的那样……"等话语,似乎面试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或认可这些事。这样的话易造成考官心中的逆反心理,"我就不知道……".
(4)不让考官插话。
有些应考者前一句话刚完,马上又抢着说下一句话,并在话题连接的部分插入无意义的"所以""而"等连接词,让自己的语言"外壳"水泄不通,难以让考官插话以做出适当的响应。例如某应考者这样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所以……换句话说……".要知道,面试是一种双向沟通,所以得让考官有插话的机会。
(5)说话时不注意考官的反映。
有的应考者一进入面试情境就很投入,这本是好事。但有的应考者可能太投入了,以致于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对考官的反映一无所知,这样就起不到良好的面试效果。因为也许考官嫌你太罗唆了,可你还是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口才",这样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正所谓"吃力不讨好";也可能考官正对你的某种观点感兴趣的时候,你却突然转到一个其他的无关话题上,这都是不善于"察言观色"的结果。我曾有一位朋友,在一次很关键的晋职面试中,本来对问题的回答已经很完整了,可是他自己还想多说点,结果考官都有点不耐烦了,可他一点也没觉察,还在那儿不着边际地说,结果当然是很不理想。比较好的做法是,应考者边回答问题边观察考官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回答。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