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教材(9)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二章法律
自2009年开始,国考常识判断由全部考查法律常识调整为综合考查各学科知识。法律部分重点考核宪法与行政法,此外也会涉及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内容。因此,本章重点讲述宪法、行政法,对民法、刑法、诉讼法仅介绍常考内容。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含义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道德、宗教等规范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规范性。即法律是社会规范。法律通过调整人的行为(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社会关系,道德则不然,除了调整行为(关注义务),更关注人们行为背后的动因(思想)。
2.国家性。法律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而道德更多的是在人们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3.强制性。道德也有强制力,这种“强制”表现为内心的道德观念和外在的舆论,而法律的强制力是国家暴力,故称为国家强制力。
【例1】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 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表述明显正确。对于C项“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考生都能理解,但对于“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不少考生有疑问,不妨试举一例:某司机为救病人而闯红灯,违法无疑,却不违反道德。因此选C。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