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考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强化练习题一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7. 「答案」 B 「解析」 “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8.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项对应正确。
9. 「答案」 A 「解析」 题干及A项中人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C、D项中狄更斯、雨果、司汤达都不是该时期的人物。
10.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两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的成员,后者则不属于此,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A项,D项顺序不正确。
11. 「答案」 A 「解析」 氏族是部落的构成要素,氯化氢是盐酸的主要成分,二者规律接近;B项中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类,而不是小说的构成要素;C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手段,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形态;D项导弹不是直升机的构成要素。
12.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称谓,“菡萏”是荷花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蚍蜉”是大蚂蚁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其他选项都不是。
13.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是种属关系,A符合条件;B是部分与整体关系;C、D是属种关系。
14. 「答案」 D 「解析」 黏土是瓷器的原材料,而且成为成品后,不能再看出原来的物理性质。木头、玻璃分别是桌子、水杯的原料,但做成后还能看出原料;氧气不是空气的材料,而是组成部分。D符合条件。
15. 「答案」 C 「解析」 剪刀与布料之间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彼此是对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剪刀可以用来加工布料,布料可以用剪刀来加工,符合这种关系的只有C.A项战争是弓箭的使用环境,B项盛水是水缸的作用,D项鸬鹚与鱼之间虽然可以构成充分不必要条件,但鸬鹚并不单纯是一种工具。
16. 「答案」 B 「解析」 阿波罗是太阳神,狄安娜是月神,故选B.维纳斯是爱神,马尔斯是战神,该隐是《圣经》中的人物。
17.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D符合条件。轮船除了在长江上航行外,还可在大海及其他水面上航行,A项中空间描述得
太小;飞机主要是在空中飞行,月亮本身是一颗卫星。18.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两个词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对应关系,B符合条件。A明显不对;C中工人除了在工地以外,更多的是在工厂,且对应相反;D中两个词语无必然联系。
19. 「答案」 B 「解析」 封面是书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故选B.
20. 「答案」 C 「解析」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