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 山东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8840、51268841
心理咨询师考试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大纲 考试教材 考试答疑区 心理师备考圈  推荐面授课程 网络课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模拟题|指导 技能操作:真题|模拟题|指导 论文辅导  助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模拟题|指导 技能操作:真题|模拟题|指导
地区信息

2011年心理学考试心理学现象7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9 11:28:32  来源:中大网校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2011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进行中,小编特编辑整理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资料、试题,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

  35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差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素质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转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36等待效应

  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等待效应。在教学中,优秀教师常常利用这种效应的作用,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新课文或新学单元的等待心理,以促进学生自己去自学。这就有助于上下课文或前后单元的连续,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

  37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 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 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8定势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就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xxxxx巨猾,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39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40多看效应

  转在许多人眼中,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既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人际吸引难道真的是如此的简单?有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做佐证: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另人费解,也就是太讨人喜欢。

  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若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很差,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反而起了副用。

级 别 课 程 课时 学费 试听 报名


全程班 130 ¥1700 试 听
精讲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130 ¥900 试 听
冲刺班
28 ¥500 试 听
真题模考班(3套真题) 6 ¥200 试 听
心理诊断技能 8 ¥150 试 听
论文指导 2 ¥50 试 听


全程班 100 ¥1400 试 听
精讲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100 ¥800 试 听
冲刺班 22 ¥400 试 听
真题模考班(3套真题) 22 ¥400 试 听
心理诊断技能 3 ¥100 试 听
    二级:全程+冲刺=1700元(原价2640元) 套餐A900元(原价1840元),套餐B500元(原价940)
    三级:全程+冲刺=1400元(原价2240元) 套餐A800元(原价1640元),套餐B400元(原价840)
热门资料下载:
心理咨询师考试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报考直通车
 
·考试时间:2010年11月21日。
·考试内容:三级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论文辅
导;二级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
                       M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