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题材一览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0-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一)题材的选择

  2007—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题材、主题、归属领域一览表

年份

题材

主题

归属类型

2007

电动自行车是否应禁止的争论

多种措施转变理念,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

社会+经济

2008

“拉链马路”问题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市道路建设

社会+政治

2009上半年

大学生就业难

贯彻“两会”精神,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社会

2009下半年

沿海地区民工荒

做好民工与企业对接,全力解决民工荒问题

社会

2010

郭明义先进事迹

弘扬助人为乐社会公德

社会

2011

全国人口普查

重视人口普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

  【分析】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社会领域是近几年来四川省申论考试的重点关注领域,几乎每一年的题材都是围绕社会热点话题所展开命题的。另外,从07年到10年四川都采用本省自主命题,而在2011年上半年首次参加了多省考试,随之所考查的题材角度也更为宏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四川省考选取题材的命题趋势。

  (二)题材的特征

  1.社会性

  题材的社会性,是指申论给定资料所选题材主要来源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社会民生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大力提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总结近几年四川的省考情况,2007年应不应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成为考试题材,2008年“拉链马路”问题成为考试题材,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考试题材,2011年人口普查问题成为考试题材。这是命题人通过“命题导向”来使更多的“准公务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命题思路。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注意总结这一特点,在备考时充分关注相关信息和动态。

  2.宏观性

  公务员考试考查的问题具有宏观性和普遍性。它必须是全国或全省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而过于具体和低层次的、只涉及一时一地的问题,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选择。

  例如,2011年河南省考的主题“人口普查问题”,就具有长期性、普遍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有待提升,面临着的老龄化、人口流动问题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类似的还有2009年的“就业难”题材和“民工荒”题材。四川省公考对这些问题的考查带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相吻合的,因此考生要注意从国家的政策动向中寻找考试命题信号。

  3.非敏感性

  无论是省考还是国考都是备受瞩目、动见观瞻的,申论题材又是考活的、动态性时事话题,题材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会被全社会评头论足。过于敏感的话题,有失观瞻的话题,与公考的政策性、严肃性不符的话题,一定不会成为公考题材,例如“温州钱云会事件”、“河南天价过路案”等话题,尽管热度很高,但涉及的敏感因素过多,敏感指数过高。为了维护考试的政治立场正确性、政策导向正确性和内容的严肃性、可操作性,公务员考试命题者一定不会以此为命题方向。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精彩专题

更多>>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