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14)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10 08:53:50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第五节 电脑网络的国际传播

    电脑网络传播: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这是一种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播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作为收发媒体的极具开放性的传播活动。

    电脑网络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①计算机技术。②通信技术。③网络技术。

    电脑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①网络浏览。②电子邮件。③电子论坛。

    电脑网络的特点:①高度的综合性。a.传播符号:文字、口语、音响、图表等汇于一体。b.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形态集于一身。②高度的交互性。即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③高度的灵活性。随时随地接收传送信息。④高度的渗透性。信息极多,防不胜防。

    网上专门传播新闻的新闻传播者有两类:①专门提供网络新闻的网站或网上刊物。②在网上设站的传统大众媒介。

    电脑网络的国际传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①世界上电脑网络建设的发展极不平衡。②在促进国与国之间信息和文化交流的同时,甚至加剧了政治思想领域的磨擦和冲突。③网络传播极具开放性,给种种有害信息传播带来极大方便。

    第六节 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斗争

    国际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

    ①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

    ③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西方新闻机构总是按照西方的观点采制新闻。

    发展中国家和进步新闻界争取的目标:

    ①按照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从事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

    ②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媒介的均衡分布,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予以帮助。

    ③新闻交换应该遵循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原则。信息流动应该双向化、合理化。

    ④提倡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

    ⑤逐步制订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新闻法规和职业规范。

    总之,这场斗争是为了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保障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反对少数发达国家侵略扩张的斗争的延缓,是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国家和国际进步新闻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的进展:

    ①国际社会已初步接受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原则。

    ②发展中国家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强管理,切实维护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权;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本国新闻传播事业。

    ③发展中国纷纷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抵制西方新闻机构的垄断和控制。

    目前世界新闻传播的现状是严峻的:

    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新闻事业的实力、规模、水平等方面至今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

    ②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历史的大趋势。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