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知识整理(17)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9 15:46:25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第六节 日本现代报业

    军国主义统治时期,当局控制报业的措施有:强化管理机构;限制报道内容;控制纸张供应;强行合并报纸。这是日本报业的“统制时代”,是日本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

    近期全国性报纸五家:《读买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这些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在舆论界居主导地位。

    垄断情况:五家全国性大报,已形成为五个全国性的垄断集团。①它们都在东京、大阪以及其他主要城市设立本社,分别出报。②它们除出版报刊外,还兼营广播电视,有广告和其他文化事业公司,是传播媒介集团。③兼营大众传播以外的行业。

    《朝日新闻》:1879年于大阪,村山龙平。1888年打入东京,开始出版《东京朝日》,1940年两地报纸统称《朝日新闻》。广泛刊登国际国内新闻,既注重速报,又致力于详报和解说,一贯重视采用先进传播技术。

    《读卖新闻》:1874年创办于东京。除了国内外新闻外,注重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版面活泼,文字通俗。

    《每日新闻》: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大阪日报》,创刊年份定于1872年,这是《东京日日新闻》的创办之年。在战前和战时曾是日本第一大报。

    《日本经济新闻》:前身是《中外物价新报》,曾与《日刊工业新闻》等10家报纸合并,1946年定名。是一份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经济报纸,是财团、工商企业、银行界中上层人士必读之物。注重准确、快速的经济报道和经济动向分析。报社设有一系列调查研究机构。

    《赤旗报》:日本共产党机关报,现存政党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家。1928年创办。把宣传日共纲领、发展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任务。主张通过《赤旗报》联系群众,推进党的活动。

    《产经新闻》:《日本工业新闻》和其他报纸合并成。由经济报纸转变为综合性报纸,和政界、财界、企业界右翼势力关系密切,政治态度偏右。

    重要期刊:《文艺春秋》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创建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史的共同点:①早期报刊多四殖民者创办。②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成长。③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为这些国家的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国在取得独立以后,建立自己的报业体系。

    发展中国家人口为发达国家的三倍,而报纸发行量却只有发达国家的1/3.亚、非、拉美各洲各国之间的情况又很不平衡。一般说来,拉美国家报业较为发达,亚洲多数国家报业已有一定基础。非洲报业起步晚、基础差。

    发展中国家的报业体制大致有三种类型:①以政府或执政党报刊为主。②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③商业报刊为主。

    发展新闻学/指导性新闻业:多数发展中国家重视并提倡报刊的社会责任,强调报纸应该根据国家利益引导舆论,强调报纸在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反对不受约束的无限制的“新闻自由”。这种理论被称为“发展新闻学”或“指导性新闻业”。

    第二节 亚洲国家报业

    印度:

    印度第一家英文报纸:《孟加拉报》

    印度现在历史最久的报纸:《孟买新闻》

    罗易:在加尔各答用孟加拉文办了周报《明月报》和《孟加拉使者》,宣传民主思想,这才有了印度人自己办的报纸,罗易被视为印度报业的先驱。

    目前印度报业结构特点:①种数很多,销量不大。②语种繁多。③出版地集中。印度报业体制受西方的影响较大,报刊大多数是私营的。

    目前最有影响的日报:《印度快报》、《印度时报》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马地区最早的华文报刊:《察出谷每月统纪传》,1815年8月5日。马六甲,英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

    最早由华人创办的华文报纸:《叻报》,1881年12月,薛有礼在新加坡创办。

    《南洋商报》:陈嘉庚创办,1923年。《星洲日报》:胡文虎创办,1929年。二报合并后为《联合早报》,1938年。

    马来西亚最有影响的日报:英文《新海峡时报》。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