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节前调整不改春季上涨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06-16
【节前策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经济数据:全年GDP同比增长10.3%,CPI同比增长3.3%。应当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然而,强劲的经济数据难掩市场忧虑。巴曙松说:“今年一季度很可能将会是政策调整与出台的密集时期。”另外,交行预计:2011年上半年可能出现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来控制通货膨胀的局面。
对此,金属与钢材在看涨的同时,亦要保持谨慎,节前的交易策略是:多头、轻仓,或是休整。
【金属市场】:铜市—节前调整不改春季上涨
周五,LME3月铜收于9455美元/吨,上涨98.5美元,较前周下跌220美元。
自1月份以来,铜市处在调整状态。主要原因是:1、中国货币紧缩政策;2、节前现货供应宽松,消费又处淡季;3、美元指数时强时弱,经济复苏较为缓慢。
从技术形态看,目前尚处在区间振荡之中,其范围在9300-9750美元/吨;另外,最重要的多头支撑在8900美元/吨。
上周,中国公布了2010年的GDP为增速10.3%,12月份的CPI为涨4.6%。过于强劲的数据反而引发货币收紧的忧虑。另外,1月信贷投放超过1万多亿元,传部分银行已紧急停贷。
有消费称,12月份中国进口精炼铜22.8万吨,月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6.5%;2010全年铜进口量为292万吨,较上年下降8.4%。进口下降反映年底消费不强。
周五上长江有色现货铜报价为69950-70350元/吨,下跌800元,贴水300-150元。近期现货贴水出现缩窄现象,表明抗跌性较强,低位存在贸易买盘。
21日,伦铜库存略增775吨至38.13万吨(注销仓单占8.39%),现货/3月期升水22美元。近期库存时增时减反映消费状况一般,并对铜市构成压力。然而,库存减少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这一重现可能要等到节后生产旺季之时。
尽管铜市在高位出现徘徊,但春节后的预期仍显乐观,其主要原因是:
1、近日欧美经济数据强劲,预示着全球将持续复苏;2、春节后,中国铜企业步入生产旺季,同时采购需求增加;3、有专业咨询机构称,2011年全球铜市供应料出现短缺,缺口至少为45万吨;另外,铜市ETF基金的推出,将加剧供应短缺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依然看好春季备货行情,目标可能达到11000美元/吨,时间会持续至4月前后。
策略:多单可继续持有,或是逢低买入。如果LME期价跌破9300美元,那么多头暂时离场。
【螺纹钢市场】:成本与预期推动钢价上升
周五,螺纹钢期货摆脱了近日的沉闷,出现显著上扬。主力合约RB1105上涨29元报4950元/吨,持仓为47万手;远期合约RB1110上涨29元报5051元/吨,持仓为26万手。
就现货方面,上周报价呈稳中有升的态势。截止1月21日,上海20mmHRB400螺纹钢报价4920元/吨,较上周涨30元;北京报价4890元/吨,同比上涨100元。因货源偏紧、成本抬高,导致现货趋涨,且推动期价。
从技术上看,40均线向上,依然保持涨势;尽管KD指标偏高。主力合约RB1105的历史最高位(5088元/吨)有望构成较强阻力。
上周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490.62万吨,较前周增加15.56万吨(增3.27%);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73万吨。由于冬季采购萎缩和钢厂产量恢复,因而春节前后库存还将大幅上升,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压力并不大。
总体上,钢材上涨的因素有:1、近期巴西、澳大利亚矿区水灾以及印度矿加征20%出口关税,导致铁矿石、焦煤价格稳中有升。因生产成本抬高,主要钢厂均上调2月份出厂报价;2、螺纹钢库存压力并不大,商家惜售心理明显,尽管冬储现象不如往年;但大家对节后的预期较为乐观。有业界人士认为,节后铁矿石价格还将上扬,有望突破200美元/吨(2008年纪录)。然而,制约钢价的因素有:1、库存增加、产能逐渐释放。如:1月上旬日均粗钢产量179万吨,高于12月下旬(173万吨)。2、冬季属采购淡季。3、货币政策偏紧。
据悉,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万亿元左右。这将是高铁、保障性住房之后,另一块钢材需求点。
策略:因节后看涨氛围较浓,成本抬高与现货坚挺限制回落空间,同时,利空因素明显,因此,在保持看涨的同时,亦须谨慎,估计节前高位振荡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多单止损抬高至4880元/吨;另外,除套保盘外,涨势中不主张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