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好铜价走高农产品看涨大豆价格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06-16
日本灾后影响目前看来还不十分明朗,短期内能源供应问题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经济复苏?利比亚局势是否会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渣打银行全球大宗商品分析师朱慧(Judy Zhu)进行了专访。
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中国经营报》:不久前渣打发布了一个国际原油研究报告,对高度不确定性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可能达到的各个价格点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投资者最关心的可能还是近期国际原油的价格走势。
朱慧:一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过去渣打对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温和,而最近基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动荡,短期看来限制了原油供应。因此渣打相对调高了原油价格预期。但长期看来,全球化下各国石油产能之间存在相互平衡,原油不存在严重缺口,故依然保持涨势温和的预期。
此前,国际原油价格受到北非和中东动乱局势影响,出现大幅攀升。日本地震后,油价又出现剧烈震荡。
一直以来,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保持与纽约轻质油平行的走势,只是在价格上略微偏高,但进入今年2月份以来,由于前者对北非和中东产能倚赖较大,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与纽约轻质油价格差异持续拉大。粗略估算,受利比亚局势及日本地震影响,国际油价将会较大幅度攀升。考虑到近期北海布伦特与纽约轻质石油近期的价格差,预计今年下半年,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将提振并维持在110~120美元每桶区间。
继续看好铜价走高
《中国经营报》:你曾经在分析报告中坚称“铜的牛市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持久”,但数据显示,今年年初,铜价其实出现了回落。
朱慧:此前,渣打一直看好铜价上行。但二月份以来,铜价出现回落趋势。对此,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同时透露出中国政府二月份公布贸易数据后,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紧缩政策影响到总体经济面的担忧,过去两周的剧烈波动则很大程度受日本地震影响。但三月份后,中国的通讯建设工作会陆续开展,空调生产也会进入旺季,二者对铜等金属的需求量将提升,对铜价拉高作用将表现明显。
《中国经营报》:铜的供给是否已经达到上限?日本地震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否对铜价构成影响?
朱慧:我们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铜的供应状况非常紧张,由于全球金属资源几近枯竭,近几年铜产量的增长基本趋近于零。伦敦金属交易所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属交易所之一,近段时间以来,库存量也非常底。渣打预计这种短缺状态至少会延续到2013年,并且可能还会延续更长的时间。尽管中国经济可能会放慢增速,日本也可能从全球铜交易市场上消失一段时间,但总体并没有改变铜的供不应求的局面。需求面依然保持旺盛。无论是季节性需求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削减的迹象。
中国占全球铜消费的4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中国的消费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铜价的变化。一直以来,中国对铜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而近期的特殊情况则受国内财政政策影响,中国企业资金面出现严重缺口,开始大量进口纯铜直接囤积在各个港口,用于抵押贷款。这一大范围的囤铜行为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铜等有色金属价格上行。
基于以上一系列铜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渣打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都继续看好铜价,投资兴趣的变化或导致价格波动,但无法改变铜价整体向上的走势。
农产品(16.56,-0.14,-0.84%)看涨大豆价格
《中国经营报》:日本此次地震对其本国农产品需求是否构成影响?
朱慧:在农产品方面,近期预估日本大米供应暂无短缺,但日本仓库方面的信息还不确定。日本岛内大豆和玉米存量非常低,我所知道的数据是日本国内大豆库存只够使用7天,玉米存量也不到22天。预计短期内日本可能大量进口大豆和玉米。因为日本人对大豆这种食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可能会先进口大豆,再进口玉米以保障畜类食物供给。
而就国际农产品市场而言。受北美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影响,近期玉米价格看跌。而在大豆方面,鉴于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小和中国对大豆的大量需求,我们认为近期大豆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