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考2011年环评师考试,育路教育网环评师频道特整理2011年环评师技术方法辅导资料,以供大家全面复习! 熟悉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及应用 水土流失治理 (1)工程治理措施 (2)生物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生物措施的实施中,最为关键的是土地整治和表层土壤的覆盖问题。 土地整治应考虑蓄水保土问题,也要考虑防风防洪防灾问题,还应根据未来的利用方式进行植物的设计与配套工程建设等问题。 土地整治包括取土场和弃渣场整治、边坡绿化土地整治、各种非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的整治以及工程永久占地区的土地整治(厂区绿化前的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应考虑如下问题: ①首先应考虑农业利用,即恢复为农田。凡坡度适宜(<15°)、地面稳定、降雨或水分适宜并有足够土壤覆盖可形成耕作土壤的(一般>30 cm),应复垦为农田。特别是弃渣场、取土场和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都首先应以农田为优先考虑。由此可知,环评中应十分重视事前保存表层土壤,才有利于事后的恢复。 ②考虑土地生产力的恢复和培植。换句话说,把土地整治看作是一个重建植被并使之不断改善的动态过程。整治后的土地往往由于缺乏表土或表土比较瘠薄,生产力很低,需要不断培肥,提高其生产力,增加新建植被稳定性,因而可以利用城市污泥、河泥、湖泥、锯末或农业废弃秸秆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可接种苔藓、地衣等,防止风化;可种植绿肥植物,即选择具有根瘤或有固氮菌根的植物(如豆科植物),改良土壤;或有针对性地施用一些肥料物质,改良土壤。 ③根据具体条件,考虑土地综合的、合理的、高效的利用,并需根据土地的利用方向、主要功能,配备必要的配套措施。如取土场做鱼塘,事前要使取土场深度适宜,取土场大小要有要求(适合于鱼塘经营),事后要有配套的进水出水流路,要有水源匹配。又如作为旅游景点使用,就要事先保护周围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如果作为建筑利用,如建房,则稳定性就成为重要原则。所有合理的土地利用都是详细调查和精心设计的产物。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