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考2011年环评师考试,育路教育网环评师频道特整理2011年环评师技术方法辅导资料,以供大家全面复习! 针对保护对象采取降噪措施 当以上几种方法和手段仍不能保证受噪声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达到相应的环境要求时,则不得不针对保护对象采取降噪措施。这类措施的实施并非是为了实现环境要求,而是使在敏感目标中生活的人群有一个可以保证其健康和安宁的室内环境。 以上各类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手段,应当通过声环境影响评价,明确需要降低噪声的要求和通过经济技术论证分析实际可达到的效果,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原则。 例题: 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指将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 C )的设备。 A.发声小的 B.不发声 C.发声小的或不发声 D.发声很小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 A )和合理调整建筑物( A )。 A.建筑物功能 平面布局 B.平面布局 功能 C.建筑物结构 使用方法 D.建筑物功能 使用年限 熟悉常用的固体废物控制及处理处置方法(2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定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减量化-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资源化-综合利用:使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无害化-安全处置:对无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焚烧和填埋)。 1.预处理方法 城市固体废物的种类复杂,大小、形状、状态、性质千差万别,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三种: (1)压实。用物理的手段提高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减少其容积,以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主要设备为压实机。 (2)破碎。用机械方法破坏固体废物内部的聚合力,减少颗粒尺寸,为后续处理提供合适的固相粒度。 (3)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不同的物质性质,在进行最终处理之前,分离出有价值的和有害的成分,实现“废物利用”。 2.堆肥处理方法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在适宜的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堆肥法的产物称为堆肥,是优质的土壤改良剂和农肥。 3.卫生填埋方法 区别于传统的填埋法,卫生填埋法采用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使整个填埋过程的污染和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运行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控制含大量有机酸、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渗滤液随意流出,做到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 4.一般物化处理方法 工业生产产生的某些含油、含酸、含碱或含重金属的废液,均不宜直接焚烧或填埋,要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经处理后水溶液可以再回收利用,有机溶剂可以做焚烧的辅助燃料,浓缩物或沉淀物则可送去填埋或焚烧。因此,物理化学方法也是综合利用或预处理过程。 5.安全填埋方法 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目的是割断废物和环境的联系,使其不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是否能阻断废物和环境的联系便是填埋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个完整的安全填埋场应包括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监测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及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渗滤液监测系统、管理系统和公用工程等。 6.焚烧处理方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分解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中氧化、热解而被破坏。 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焚烧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焚毁废物,使被焚烧的物质变成无害和最大限度地减容,并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质的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焚烧不但可以处置城市垃圾和一般工业废物,而且可以用于处置危险废物。 7.热解法 区别于焚烧,热解技术是在氧分压较低的条件下,利用热能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化合物或燃料气体、油和炭黑等有机物质。 注:此处自己看一下教材290-293具体的处理与处置技术,注意技术要点。 例题: 1.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 B )。 A.卫生填埋法 B.安全填埋法 C.堆肥处理法 D.热解法 2. 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中,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 A )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料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 A.21% B.26% C.37% D.29%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