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2008年7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作者:自学考试   发布时间:2010-10-28 14:42:07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C.类比法 D.对比法2.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      )

    A.劳而无功 B.功亏一篑C.事倍功半 D.半途而废3.《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D.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态度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当自己的见解难以验证而又证据不足时,避免偏见的最好办法是(      )

    A.坚持科学认知方法 B.多听种种不同见解C.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D.打掉狂妄自大情绪5.成语"羞见江东父老"出自(      )

    A.《先妣事略》 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 D.《冯谖客孟尝君》6.《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象征着(      )

    A.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B.对旧家庭的追思和怀念C.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7.《张中丞传后叙》的最大特色是(      )

    A.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 B.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C.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D.叙事与描写紧密结合8.下列文章,带有寓言性质的是(      )

    A.《都江堰》 B.《种树郭橐驼传》C.《前赤壁赋》 D.《我与地坛》9.《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      )

    A.富于幽默情趣 B.具有思辨色彩C.叙说委婉曲折 D.描写细腻传神10.《香市》中对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描写属于(      )

    A.自然环境描写 B.场面描写C.社会环境描写 D.人物描写11.《哭小弟》中下列对小弟形象的刻画,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在剧痛中还"想再看看"航空资料B.同事的信中说小弟在病痛中工作到深夜C.从小坚持在冬天用冷水洗脸D.滴水不进时忽然说想吃对虾12.下列诗作中的乐府诗是(      )

    A.《蒹葭》 B.《陌上桑》C.《湘夫人》 D.《秋兴八首》13.下列李白《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4.下列《早雁》诗句中,暗示朝廷对边民漠不关心的是(      )

    A.金河秋半虏弦开 B.云外惊飞四散哀C.仙掌月明孤影过 D.岂逐春风一一回15.下列词作中,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是(      )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声声慢(寻寻觅觅)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是(      )

    A.苏轼 B.柳永C.贺铸 D.李清照17.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妻感情超越生死界限的词句是(      )

    A.同来何事不同归 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两依依 D.谁复挑灯夜补衣18.闻一多《一句话》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隐喻 B.类比C.对比 D.烘托19.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与"荒林"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是(      )

    A.小鸟 B.小鱼C.常春藤 D.太阳20.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的主旨是(      )

    A.抒写儿孙对金鲤鱼的怀念 B.揭示封建等级观念的严酷C.歌颂金鲤鱼对名分的抗争 D.点明百裥裙尚未完工的真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中,体现"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观念的有(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C.《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D.《吃饭》E.《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22.《冯谖客孟尝君》的叙事特点有(          )

    A.欲扬先抑 B.夹叙夹议C.情理交融 D.倒叙手法E.一波三折23.下列文章着重运用对比方法的有(          )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B.《香市》C.《哭小弟》 D.《都江堰》E.《先妣事略》24.《长恨歌》中对"汉皇"语带抨击的有(          )

    A.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B.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C.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D.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E.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25.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新时期祖国重新崛起的意象有(          )

    A.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B.雪被下古莲的胚芽C.挂着眼泪的笑涡 D.刚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E.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笑:28.矫命以责赐诸民。

    矫:29.愿王孰图之也。

    孰图:30.汉军皆披靡。

    披靡:31.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卒:32.舞幽壑之潜蛟。

    幽壑:33.或匿影树下。

    匿影:34.云鬓半偏新睡觉。

    新睡觉:35.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

    隽永: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A.从这里看,爱因斯坦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B.爱因斯坦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C.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37.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千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A.这段文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B.枣树的寓意是什么?奇怪而高的天空寓意什么?

    C.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有什么特点?

    38.阅读《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B.这段文字属于何种描写?有何特点?

    C.指出文中的讽刺语及"以无声写有声"的语句。

    39.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概括本诗的思想内容。

    B.本诗可分为几层?请概括各个层次的大意。

    C.全诗的纲领是哪二字?

    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A.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B.沙子龙夜间独自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

    C.作者这样刻画沙子龙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五、作文(30分)

    41.以"人间自有真情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