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课程代码:000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2.《答李翊书》中,"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的喻意是( ) A.无望其速成 B.无诱于势利C.陈言务去 D.气盛言宜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对比 B.类比C.象征 D.烘托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5.《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是( )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 D.心理描写7.《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认为:头脑中的鲜活形象一呈现就要迅速抓住,否则就会丧失。对此,他所用的一个比喻性词语是( ) A.蜩蝮蛇蚹 B.胸有成竹C.兔起鹘落 D.庖丁解牛8.《故都的秋》的中心旨意是( ) A.记述游览北京的经过B.描写北京秋天"色彩浓" C.议论北京秋天"回味永" D.赞美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 9.《香市》中写"革命"后香市的败落: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左偏殿上又有"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 B.侧面烘托C.类比生发 D.象征暗示10.《往事》中描绘大海的风姿,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C.借代 D.层递1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 A.豪放飘逸 B.通俗易懂C.苍凉悲壮 D.清新淡雅12.作品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 ) A.孟浩然 B.李白C.高适 D.杜甫13.下列诗歌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 ) A.陆游《关山月》 B.白居易《杜陵叟》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李白《行路难》14.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国破家亡之恨C.吊古伤今 D.羁旅行役之苦15.辛弃疾《摸鱼儿》下片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A.借景抒情 B.借典故抒情C.借叙事抒情 D.直抒胸臆16.《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 ) A.江水、明月、扁舟 B.江水、明月、清风C.明月、清风、洞箫 D.江水、清风、白露17.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通过大量唱词正面塑造的人物形象是( ) A.崔莺莺 B.张生C.红娘 D.老夫人18.下列《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诗句中,运用暗示表现手法的是( ) A.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B.岭南的荔枝花寂寞的憔悴C.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D.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19.《石崇与王恺争豪》中,表现石崇性格的主要细节是( ) A.尽力装饰车马衣冠 B.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C.因嫉妒而声色甚厉 D.命手下取出大批珊瑚树20.《宝玉挨打》中,薛宝钗的基本性格特征是( ) A.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B.封建礼教的叛逆者C.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人 D.被封建礼教摧残的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C.《赵威后问齐使》 D.《张中丞传后叙》E.《种树郭橐驼传》22.《秋水》中,庄子认为人的认识所受到的限制有( ) A.时间的限制 B.空间的限制C.先天素质的限制 D.后天教育的限制E.认识工具的限制23.下列诗歌作品属于叙事诗的有( ) A.《诗经。氓》 B.汉乐府《上邪》C.李白《行路难》 D.杜甫《兵车行》E.白居易《杜陵叟》24.《郑伯克段于鄢》中,共叔段的贪婪狂妄表现有( ) A."都城过百雉" B."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C."收贰为己邑" D."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E."出奔共" 25.《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联翩思绪的直接触发物有( ) A.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 B.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C.姐姐的悲惨命运 D.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E.哈立希岛上的灯光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志:27.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冥:28.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固:29.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迨:30.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31.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讫:32.是时广军几没,罢归。 罢:33.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凌:3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之:35.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踌躇: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请回答:A.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37.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 请回答:A."北辰"、"焦点"、"众星"的喻意是什么? B.概括这段文字的旨意。 C.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8.阅读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请回答:A."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为"望",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C."此中有真意"的"此"指什么? 39.阅读《鹰之歌》中的一段描写:"怎么啦,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天吗?——空空洞洞的……我怎么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请回答:A.鹰和蛇的幸福观有何不同? B.这里用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画鹰和蛇的形象? C.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40.阅读散文诗《脚印》:每个人,都是作家,身后都留有一部著作。有的著作,是用笔写成的;有的著作,是用脚印写成的。人生旅途上,烙下一个个脚印。一个脚印是一个字;几个脚印是一个词;一串脚印,是一个句子;一路脚印,是一部著作。暮年回首走过的路,一部巨著,闪闪亮亮,展现在眼前。笔写的著作,可以修改;脚写的著作,无法修改。可见,从儿时起的每一迈步,多么重要! 请回答:A.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B.从整体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五、作文(30分) 41.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
热门资料下载: |
< |
自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06年07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专科)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