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婴幼儿排泄的卫生 (一)鼓励和引导婴幼儿自己排尿和排便 成人发现婴幼儿有排尿排便迹象后,应及时指导他们排泄,并对婴幼儿成功地排尿排便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对排尿排便的自信心。对偶尔不小心将尿或粪便排到裤子上或床上的婴幼儿应给予理解,不指责,并消除婴幼儿因排泄失误而造成的紧张感,稳定婴幼儿稳定排便的信心。 (二)及时排尿、排便,不憋尿、不憋大便 婴幼儿有尿意就应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失去收缩能力,而发生排尿困难或感染。同样,当婴幼儿产生便意后也应该及时排便,防止粪便长时间积存,出现便秘。当婴幼儿因贪玩憋尿、憋大便时,成人应及时提醒他们排泄。 (三)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排泄习惯 (1)培养婴幼儿用语言表达大小便的习惯, (2)培养婴幼儿专心排大便的习惯,避免婴幼儿在蹲坑或坐盆是玩耍。 (3)培养婴幼儿便后用卫生纸擦拭的能力和习惯,女友而笑便后,也应学会用卫生纸擦净外阴的尿液。 (4)培养幼儿便后冲厕的习惯。 (5)培养幼儿便后洗手的习惯。 (四)注意幼儿厕所与便盆的清洁卫生 托幼园所的厕所应保持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消毒。婴幼儿使用过的便盆应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 (五)保教人员应仔细观察婴幼儿的排尿、排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婴幼儿排尿的次数、数量于当日的饮食量、天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婴幼儿喝水不多却多次排尿,同时伴有血尿、尿痛的现象,应怀疑是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及时请医务人员进行检查。 婴幼儿排便的情况也能反映出其身体的健康状况。若婴幼儿连续几天未排便,说明婴幼儿便秘,教师应督促婴幼儿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多运动并帮助婴幼儿排便。若婴幼儿的粪便油酸臭味,很可能是食量过多或消化不良,应教育应由而少吃零食,不暴饮暴食。若发现婴幼儿拉稀而且排便次数较多或是大便的颜色异常,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
热门资料下载: |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