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部分包括三种类型题目(共35题)。
一、机械推理(46~50题):考查应试者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等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例题:自行车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而行驶的。两个车轮与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
A。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B。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C。前轮和后轮都向后 D。前轮和后轮都向前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请开始答题:
46.下图中若所有的螺钉在同一时刻按照给定的方向转动,中间的方块X应向______。
A.A方向移动 B.B方向移动 C.C方向移动 D.D方向移动
47.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栓着一个小礼盒,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礼盒的运动状态将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48.在图中标定的风向条件下,______船能最好地维持它的航向。
49.见下图,当K1、K2和K3三个力施加于P点后。P点的受力方向是A、B、C、D四个方向中的______。
50.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二、定义判断(51-55题):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物或性为的例子。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或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命题假设给出的概念的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例题:
谋杀:是当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是由于一个人的行为。明明知道其正做着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杀死的危险的事情,其仍然不顾别人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属于典型谋杀行为的是______。
A。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巧将她打倒,她在倒地时头碰在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致使老人死亡
D。汤啸,动物园管理员,正在动物园打扫老虎的笼子,打扫完后,他忘了锁门就离去了。结果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游客
解答:严格依据定义进行衡量。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请开始答题:
51.生态学谬论:根据整体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个体,认为个体具有整体的特征与属性。根据这个定义,下列不属于生态学谬论的是______。
A。小明刚到上海,见到了五六个上海女生,都很漂亮,所以他认为所有的上海女生都很漂亮
B。一般女生的数理化成绩不如男生好。所以某女生希敏的数理化成绩肯定不好
C。西藏、贵州整体经济落后,所以西藏人、贵州人都很穷
D。调查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其生育水平越低,因此认为,某个收入很高的家庭,其生育的孩子肯定少
52.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下面属于感觉的是______。
A。王丽的哥哥从外地给她带回来她没见过的一种水果,因而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她觉得它红得很可爱
B。当月亮在头顶上时,你会发现无论你走到哪里,它总是跟在你的背后
C。小明放学回家,发现妈妈买了一个很大的西瓜放在桌上
D。一个人躺在床上,但觉得自己象是在轿子里被抬着走,有一种颠簸的感受
53.声音: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物质分子(比如说空气)的振动。频率在16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属于可听范围内,并且能在人的听觉处形成感官印象。人与人的听觉能力是不同的。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则被称为超声。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______。
A。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在声音上听到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
B。在次声和超声频率范围之间的震动不能引起人的听觉的感官印象
C。有一种振动,既不被称为次声也不被称为超声
D。大部分动物都有一个比人类更加精巧的听觉功能
54.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下列不属于直觉思维的一项是______。
A。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
B。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
C。人类从昆虫的眼睛构成得到启示,研制了许多先进的夜视武器
D。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著作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
55.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下列属于表象的一项是______。
A。浏览过北京天坛后,人们在头脑中留下的清晰映像
B。读过《阿房宫赋》后,人们在头脑中浮现出的阿房宫的形象
C。发明家设计出新机器前头脑中构思的机器形象
D。人们头脑中出现的神话中的妖魔鬼怪形象
三、图形推理(56—70题):要求考生仔细观察给出的图形。根据题意找出其中变化规律。从备选项中选出满足变化规律的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56.以下各选项中______最符合变化规律。
57.下图左边______是一立体物沿某些棱剪开
58.以下各选项中______最符合变化规律
59.将左图的图形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______
60.图中下部4个立体图形中的______是经过上部立体图形翻转后得来的。
61.将图中上部最左边的一个正六面体进行旋转,第1次旋转后得到左第2图,再顺同一方向旋转,得到左第3图,那么再顺同一方向旋转,而后得到的左第4图应是下部A、B、C、D中的______。
62.下图中上部是某一个立体物体的三面视图。根据三面视图可知立体物体是______。
63.将左面的图形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______
64.以下图形能折成一个正方体的是______。
65.各选项中______最符合变化规律。
66.以下图片,与众不同的一副是______。
67.如图。将其折叠后是一个正方体的纸盒,这个纸盒的底面是______。
A.1号正方形 B.2号正方形 C.3号正方形 D.4号正方形
68.将左面的图形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______。
69.下图的下部有4个图形,其中______是上部立体物体的投影图。
70.下图的上部应有9个图形。其中缺少1个图形。请在下面的4个备选图案中选出1个最适当的图案补上。
四、分析推理(71—80题):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______。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71.莱布尼茨是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他先于牛顿发表了他的微积分研究成果。但是当时牛顿公布了他的私人笔记,说明他至少在莱布尼茨发表其成果的10年前就已经运用了微积分的原理。牛顿还说,在莱布尼茨发表其成果的不久前,他在给莱布尼茨的信中谈起过自己关于微积分的思想。但是事后的研究说明,在牛顿的这封信中,有关微积分的几行字几乎没有涉及这一理论的任何重要之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莱布尼茨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以下______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
A。莱布尼茨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不亚于牛顿
B。莱布尼茨和牛顿都是诚实的人
C。没有第三个人不迟于莱布尼茨和牛顿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D。莱布尼茨和牛顿都没有从第三渠道获得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
72.张老师的班级里有12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80个学生喜欢数学,100个学生喜欢语文。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的推断,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40个男生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
B.40个喜欢语文的男生不喜欢数学
C.60个喜欢语文的女生不喜欢数学
D.60个喜欢数学的男生中只有10个喜欢语文
73.专家指出。老年人的自杀行为原因主要是在衰老过程中引起的“丧失事件”,如丧失健康、丧失伴侣、丧失子女的关心、丧失经济能力等。因此,有关人士指出,社会、家庭都应该对老年人给予关心,社区也应提供必要的服务,如长期护理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法律帮助等:而相关的危机干预组织也得一起配合,共同努力,降低老年人自杀的概率。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句是______。
A。老年人自杀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衰老、不健康
B。老年人自杀概率这么高,相关的危机干预组织必须承担责任
C。家庭子女、社区、危机干预组织等社会各界应共同关心老年人的生活
D。只要社区做好了相应的护理与咨询服务,老年人的自杀概率就一定降低
74.海湾战争之后不久,调查研究者对这个地区进行了报道。在战争期间,当正常的石油生产减慢时,这个地区遭受了成百上千的浓烟滚滚的石油大火和肆意的石油横流,然而,战后这个地区的石油污染比他们战前对这个地区调查的结果要轻。他们又报道说,与波罗的海气候温和的石油生产地区纪录中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简写为PAHs)的水平相比,这个地区的化合物浓度相对较低。被用来生产可燃产品的:PAHs,在战争期间曾从油井中喷出燃烧。
下列论述中,最能解释上述材料所表达的信息的是______。
A。气候温和地区的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沙漠地区的大
B。石油污染和PAHs污染在气候温和地区要比在沙漠地区消散的快
C。石油污染和PAHs污染在沙漠地区要比在气候温和地区消散的快
D。和平时期,海湾的石油生产和运输致使高水平的PAHs和大规模的石油倾销
75.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1/3;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44%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紧张。心理学家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
根据上述资料。以下最不可能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病因的是______。
A。由于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如果要访问比较繁忙的网址,有时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B。在Internet上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很多时候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
C。虽然在有些国家使用互联网是免费的,但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
D。由于匿名的缘故,上网者经常会受到其他一些上网者的无礼对待或接收到一些信息垃圾
76.现代西方美学。一反过去传统的哲学方法,而走向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心理美学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审美心理,偏重于主体;科学美学则用科学方法分析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偏重于客体。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他们都认为对美的本质(美的定义)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探讨,没有什么意义。由此可知______。
A。现代西方美学认为,传统美学的哲学思考没有意义,方法也不科学
B。心理学美学研究人的审美心理,侧重于对审美对象主体及内容的研究
C。科学美学侧重研究审美客体,即对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科学分析
D。应该抛弃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探讨
77.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啤酒”: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可乐”: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4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______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78.气象学家称,当他们设计出能够刻画大气层一切复杂细节的准确数学模型的时候,他们就能作出完全准确的天气预报。这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夸耀,这种夸耀永远无法被证明是错的,因为任意一次天气预报只要有失误,就能在相关的数学模型上找到不准确之处。因此,气象学家的这种宣称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______如果是真的,最能作为驳斥上述观点(即气象学家的宣称没有意义)的依据。
A。某些不同寻常的数据结构可以作为准确天气预报的基础,即使确切的原因机制尚不明了
B。随着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C。像火山爆发这样的灾难性事件之气象后果的数学模型正在开始构建
D。现代天气预报已达到85%的准确率
79.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______的结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的
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80.小艾跟妹妹小卉一起走在街上,突然小艾对小卉说:“对了,我外甥小刚就在前面那家面包店上班,我们过去买点面包吧。”但是小卉却说“我没有小刚这个外甥。”据此可知,卉应该是小刚的______。
A。阿姨 B。妻子 C。妈妈 D。姑姑
|
公务员精讲班辅导 |
主讲老师 |
课时 |
学费 |
论坛 |
报名 |
|
---|---|---|---|---|---|---|
行政能力测验网络辅导 | 伊强 | 30 | ¥300 | |||
申论网络辅导 | 陈亚菲 | 30 | ¥200 | |||
公务员面试指导网络辅导 | 张玲莉 | 10 | ¥200 | |||
学费:《行政能力测验》300元,《申论》200元,《公务员面试指导》200元; |
热门资料下载: |
公务员版块列表: |
公务员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卢雁明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上海: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二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2010年公务员行测人文历史知识考点 |
·201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大全 |
·201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大全(1) |
·201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大全(2) |
·201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大全(3) |
·201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大全(4) |
·2010年公务员资料分析例题分析 |
·2011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2月10日 |
·2011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2月9日 |
·2010年行测资料分析每日学习及精解 |
·国家公务员资料分析每日学习及精解 |
·2010年行测资料分析例题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