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10-02-26 09:40:10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 )
A.机动记者
B.特派记者
C.地方记者
D.特约记者

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 )
A.信息完整
B.比较复杂
C.有稳定性
D.有待证实

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 )
A.设计提问的问题
B.接近采访对象
C.联系采访人
D.拟好采访提纲

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
A.少讲多听
B.见机行事
C.善于提问
D.启发诱导

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 )
A.事前观察
B.同步观察
C.事后观察
D.现场观察

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 )
A.采风
B.考绩
C.游记
D.探访

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
A.梁发
B.黄远生
C.邵飘萍
D.王韬

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 )
A.情况积累
B.信息源积累
C.思想积累
D.知识性资料积累

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 )
A.易地采访
B.巡回采访
C.交叉采访
D.实地采访

10.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 )
A.个别和一般
B.局部和整体
C.领导和群众
D.个体和整体

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
A.新鲜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显著性

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 )
A.闭合式提问
B.激发式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 )
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纵横结合
D.正反结合

14.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
A.实际工作
B.具体生活
C.主观感受
D.客观事实

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 )
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
C.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D.新闻材料越少越好

16.“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 )
A.开篇点题法
B.形象导入法
C.先声夺人法
D.清音有余法

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 )
A.速写
B.访问记
C.巡礼
D.侧记

18.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
A.采访札记
B.采访杂记
C.记者随想
D.记者调查

19.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
A.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
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
C.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
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

20.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
B.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
C.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
D.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

21.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
A.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
B.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
C.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
D.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

22.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B.梁启超
C.毛泽东
D.刘少奇

23.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
A.调查报告
B.情况反映
C.调查汇报
D.工作研究

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
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
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
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

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
A.硬新闻
B.简讯
C.软新闻
D.纯新闻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