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41.问:二沉池有大量的污泥悬在池中央,是不是污泥的活性太差,污泥更新太慢,泥龄太长了?我该怎样改善呢? 答:二沉池有大量的污泥悬在池中央,要说明是在中心的导流井内还是外面,如在圈内很正常,只要经常清除就可,如果在中心圈外发生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很多,除了污泥老化外还有其他因素,还要确认是浮泥还是泥夹泡沫,如果是污泥,是块状还是碎散的,这些对于运行故障诊断是很关键的,仅凭这样说我很难诊断的。 242.问:二沉池出水堰下长满青苔,NH3-N=0.88mg/L,(TP、TN没测),是不是说明出水TP、TN超标?如这样该怎么处理? 243.问:我们的装置(活性污泥法A/O)的A池出现了一层厚厚的浮泥,向被子一样盖着,是否是产生的气体附在污泥上起来的?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少?A池有搅拌机,单纯提高搅拌机转数是否可行? 244.问:化学法除磷按1gP+0.9gAL的方法对吗?我现在采用1gP+1.5gAL投加PAC,除磷效果不好(原水P2.5mg/L,要求0.5mg/L),出水P1.3mg/L就是降不下来,请帮忙分析一下原因? 答:按1gP+1.5gAL投加PAC已足够有余了,考虑到不完全反应的因素,这样的投加量是合理的,要确认pH的控制范围,在中性偏酸时的除磷效果较好。如果还不能达到要求,可用石灰来除磷,但投加量要大一些,因为用石灰除磷时pH要较高。 245.问:我这里处理的是生活污水和一小型屠宰厂的污水,工艺是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化学除磷—斜板沉淀—出水,PH值在7.3—8.5之间。我以前试过用石灰水上清液除磷,没有效果。是不是直接投加石灰浆?投加量和浓度如何控制? 246.问:我们用的是生物接触法(组合填料),把好氧池中活动的那根填料拎上来已发黑,有恶臭;因为不回流好氧池水特别清、发白,我觉得这负荷太高所以就用了回流,想增加生物的数量,不知这样是否妥当?若不回流则水特别清。加药是加在第二个沉淀池,回流污泥是从第一个沉淀池回流的,应该不存在污泥中毒吧?如果聚铝不合适,那该用什么呢?另外我们最后有气浮,用的也是聚铝,不知道是否合适? 247.问:本单位用的是船型一体化氧化沟,前面设置水解池,每天处理5000-7000吨(印染废水占80%,生活20%),进水COD609 mg/L,BOD329.1 mg/L,SS310.6 mg/L.出水效果一直不好,且有色度,感官很不好,COD150-200 mg/L,BOD为50-90 mg/L,SS100 mg/L以上。由于水量太小,不能连续进水。氧化沟排泥通过管道流到进水泵房再抽到水解池通过池中的排泥管排出,这样的工艺是否合理? 248.问:隔油池里的油最终怎么处理,因为油很少不考虑回收,是否要单独加药破乳 ? 249.问:关于环氧乙烷的处理,因为环氧乙烷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乙二醇,想将生活污水和环氧乙烷通过同一个生化反应池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是否可行? 250.问:本厂的接触氧化池停止回流有一个月了,现发现里面的青苔越长越多,越长越长,生物膜摸上去确实很厚,影响处理效果。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态?是否可以再回流看看,如可以的话是否有理论依据?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韩志霞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24) |
|
阅读下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26)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