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c.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某区域的主导风向的风频应有明显的优势,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d.风向玫瑰图。统计所收集的多年地面气象资料中16个风向出现的频率,然后在极坐标中按16个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 ④温度 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对探空资料作温廓线的分析,分析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4)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 不利气象条件定义: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熏烟状态可按一次取样计算,其他典型气象条件可酌情按Ih取样或按日均值计算。 评价方法:从全年每小时和每日计算出的小时和日平均地面浓度中筛选出对环境敏感区和综合各关心点造成污染较重的小时或日典型气象条件。 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目的是查清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监测布点(掌握) ①监测点位数量设置 设置原则: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布点,兼顾均匀分布性。 布点数: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少于10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少于6个; 三级评价项目,按1~3个点进行监测,如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②布点原则 a.监测点位应包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和关心点。 b. 区域环评,主导风向较明显时,主导风下风向范围内设置的点位可多一些,上风向范围内设置的点位少一些。 c.较集中的城区、工矿区和交通频繁区、人口稠密区,污染物超标区监测点的数目多一些;郊区、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和未超标地区布点可少一些。 d.对于项目环评,监测点布设地区包括:受影响最大和较大的地区、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和关心点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有影响的地区。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韩志霞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年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辅导(9) |
|
阅读下一篇:2010年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辅导(11)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