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1)目的(了解) 掌握评价范围内水体污染源、水文、水质和水体功能利用等方面的环境背景情况,为地表水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2)工作范围 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必要的环境监测。 (3)调查范围 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表水区域。 确定调查范围的原则: ①考虑接纳污染物的天然水体的使用功能质量标准及评价等级;②考虑下游附近的敏感区。 (4)调查时间确定原则(熟悉) ①根据当地水文资料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时确定三个时期的季节和月份。 ②根据评价等级确定调查时期。 ③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也应调查丰水期。 ④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8)河流水质采样(掌握) ①取样断面的布设 a.调查范围的两端。 b.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 c.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 d.水文站附近。 e.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 ②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a.取样断面上依据河宽设置取样垂线。 B 取样垂线上依据水深设置取样点。 ③取样方式 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二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将断面上各处所取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三级评价:原则上只取断面混合水样。 ④河流取样次数 a.在规定的不同规模河流、不同评价等级的调查时期中,每个水期凋查1次,每次调查3~4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点的水质因子取样分析。 B 在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预测水温时,要测日水温的变化情况。 c.一般情况,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只取一个样,水质变化很大时,每隔一定时间采样1次。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韩志霞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年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辅导(14) |
|
阅读下一篇:2010年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辅导(16)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