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81.问:快速法测定COD测定时间为何这么短呢? 答:因为快速法的酸度提高了1.4倍,氧化速率加快了。 82.问:本人所在厂的情况:流程是工业废水调节池(COD=500)然后混凝,沉淀后到生活废水调节池(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比例为1:2,COD为300-400);再到厌氧酸化池(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浅层过滤(消毒,活性炭)-出水。问题:氧化池水体发黑,沉淀池沉淀效果很差,还有气泡。出水COD不达标,有时达到150以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解决? 83.问:我厂现在面临较大的问题:氨氮出水不达标。水量是27万吨/日,A/O除磷工艺,目前是调试运行阶段,氨氮出水30mg/L左右,进水只有35mg/L,曝气池水温16度,MLSS5000mg/L左右,R=80-90%,SV60%左右,泥龄6d左右,除磷效果很好,出水氨氮要求25mg/L,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84.问:现今的污水工艺是不是已经很少用到初沉池了?只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普通曝气法,是否设了曝气沉砂池,就可不设初沉池呢? 85.问:我说用氧化沟的时候不用初沉是根据我们这边的情况说的,在广东我看过的氧化沟都是不设初沉的,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考虑到广东的水质问题,广东的cod和bod一般都比较低,能不能给解析一下解惑? 86.问:采用AB 法工艺,为何前面一般不设初沉池? 87.问:我拟采用的工艺流程: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有个地方不太明白,就是总的处理率和各池体的处理率问题。按这二级处理,总的处理率是91%左右,那在计算各池体的处理率是怎么算呢?我导师说要根据有关的规范然后把这总处理率分到每个池中去。但我查到手册里说各池体处理率的数据,与导师说的不一样。请问是怎样计算得出的? 88.问:制药废水处理系统,白天运行,晚上停运,白天处理后的出水较好, 可是经过一晚上的停运静止后,第二天早上发现二沉池的水变得像牛奶一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89.问:经常在书上看到污泥回流比为25%,100%之类的,请问污泥回流比是怎么样来控制的?是通过PLC控制? 90.问:近日曝气池和沉淀池有黏性泡沫产生,而且沉淀池有象厚粥样的东西漂浮在表面,舀掉后仍然会有,请问是怎么回事?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韩志霞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8) |
|
阅读下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10)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