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31.问:我认为三槽式氧化沟侧沟排泥有它的优点,但同时又由它的致命缺点,即像SBR工艺一样会形成排泥漏斗,造成初期排泥的浓度高而后期排泥的浓度非常低。从而造成对后续的污泥处理工艺的不利,而且造成控制系统复杂,要借助不可靠的仪表或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完成。 答:这是完全可避免的,边沟排泥并不是任何时间都可排的,如果在A阶段从曝气边沟排泥也不可能出现这情况。污泥沉降性能好的也不一定要则沟排泥,应该根据各装置的具体情况来定,至于运行管理要方便,当然要有可靠的控制系统,目前的控制系统应该算是简单、成熟的,当然自控系统出问题,用人工控制是很不方便,这也是三槽式氧化沟的弱点之一。 32.问:三槽式氧化沟是如何交替排泥的?是实测曝气池污泥浓度进行切换还是根据进水浓度预测切换? 答:可在A、D的起始阶段从曝气侧沟排泥,此时曝气沟内的污泥浓度也较高,在排泥过程中,一部分被污泥吸附的物质可随污泥一起排出,也可减轻此后反应该阶段的处理负荷,总之,排泥方式和排泥时间需根据运行周期的时间、污泥沉降性能等综合考虑,不能一成不变,交替排泥模式需由单独的控制系统来控制,现有三槽式氧化沟的控制程序无法满足这方面要求的。 33.问:三槽式氧化沟运行模式如何编程?如何确定各阶段的运行时间? 34.问:我单位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2000型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8万吨/天。运行中NH3-N去除不理想,2月份进水NH3-N平均为32.35mg/L,出水为25.99mg/L,是否提高好氧区的DO值,就能降低NH3-N值? 35.问:卡鲁塞尔氧化沟的水力设计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尚未充分探讨的课题。我想主要原因是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机械设备(特别是表曝机)的机械和水力性能(如曝气叶轮形状、转速、浸没深度等)及其运转中输入水中的能量(该能量在充氧、推动和搅拌上还存在着一个分配关系);还有氧化沟具体的布置形式和沟体设计如渠长、宽和水深、导流墙的位置、形状、是否偏心设置等。 将所有这些因素(可能还有上面没有提到的)综合起来,才能得出卡鲁塞尔氧化沟中的具体水流形态和有关参数(如流线、湍流程度、断面流速分布及平均流速等)。由于此问题非常复杂,不知对卡鲁塞尔水力设计方面有何建议? 36.问:能否告知三沟式氧化沟运行管理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他的局限性。 37.问:我公司污水处理站已经运行了近六年,近两个月发生的污泥膨胀一直无法有效的控制,工艺为ICEAS,沉降比为600到900多,但是丝状菌一般,曝气时间一般根据水中溶解氧量来控制,达到5.0到5.6停止曝气;我公司的主要污染物为乙醇,时常会造成瞬时冲击,请给予意见? 38.问:我厂有两条卡鲁塞尔氧化沟,设计日处理量8万吨,现在只运行了一组系统,日处理量4万吨,年后将启用第二组系统,用一号系统的污泥对二号系统进行污泥培养,请说说具体如何操作? 39.问:请从实用性角度谈谈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自控技术的看法,比如说是卡鲁塞尔工艺呢? 40.问:我们现在是检测2个池,1号是有种泥接种的,但是1个月下来镜检时只发现大量草履虫,发现钟虫的几率基本没有,最多再加上几条线形虫;我们2号是没加种泥,然后进水曝气,一个月后镜检时发现了大量钟虫和一些草履虫等其他细菌,但是2个池的污泥含量都很少,请问现在怎么培养1号池的细菌,怎么增加污泥含量?还有就是曝气池里的溶解氧很高,一般都再9-11之间,6以下的很少,难得出现几次,我们鼓风机已经时开的最小了,而2号池的溶解氧更高,一般都在10-12之间。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韩志霞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3) |
|
阅读下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5)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