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司法考试网
 动态资讯  政策指南  指导大纲  经典案例  法规集成  司法解释  培训课程   司考教材  司考论坛 
 卷一:|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卷二:|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卷三:|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卷四:|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网校课程
地区信息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部分法理学模拟真题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09-06-03  来源: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网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本练习题致力于甄选出一批密切针对司法考试的高质量练习题以达到题题有考点,道道有新收获的练习题水平使考生做一道题顶十道题,将做题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其他各部门法陆续增加及更新,欢迎考生经常来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网免费资料专区学习。

法理学模拟真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该法律条文承认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可以作为中国法律渊源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律适用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从总体上规定了在民商事领域国际条约的优先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蒋某于1963年嫁给黄某,婚后夫妻关系较好。因双方未生育,收养一子。1996年,黄某与比自己小20多岁的妇女张某相识后,二人便一直在外租房同居生活。2001年,黄某患肝癌住院治疗,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现金40000元赠与张某所有。黄某去世后,蒋某与张某因该笔财产归属发生讼争。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遗赠人黄某的遗赠行为违反了民法公序良俗的相关规定,损害了社会公德,属无效行为。对于该审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本案中,法官是依据法律原则而非法律规则作出裁判的

B.在本案中,法官违反了“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的司法标准,因此该裁判属于违法裁判

c.对于本案法官而言,面临着在法律的安定性和合目的性之间取其一的艰难选择

D.在这个案件中,法官的裁判体现了一个价值判断和辩证推理的过程

2.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曾经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合法化危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质疑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你认为下列哪些说法有助于证明法律对人具有当然的约束力这个命题?

A.法律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满足,因此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效力

B.法律体现了公平、正义,因而人们要服从政府、遵守法律

c.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法律

D.民众从小就养成了模仿他人所为的习惯,包括按照别人的行为守法的习惯

3.有思想家说:“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哪些是错误的?

A.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描述法律,不应有所创造

c.立法者的工作往往就是把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D.法律是客观规律的真实体现,不掺杂任何主观性、意志性因素在内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

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并且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D.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律的社会性

2.《海洋环境保护法》第11条规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倾倒费。根据本法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倾倒费,必须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对这个法律条文中法律规则的分析不正确的有:

A.本法条中含有义务性法律规范

B.本法条中含有委托性法律规范

c.本法条中的法律规范是强制性法律规范

D.根据行为模式的数量,本法条中共有四个法律规范

3.下列有关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权利问题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机制,无论其具体形态多么复杂,但终究都是围绕权利这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展开的

B.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的手段

c.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而通过权利所保护的利益并不总是本人的利益,也可能是他人的、集体的或国家的利益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所以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义务

4.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监事可以要求董事、经理予以纠正。某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董事和外人串通损害公司利益,要求该董事纠正但遭到拒绝,该监事向法院起诉却不被受理,法院的理由是该起诉没有法律依据。对于该案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从法的可诉性角度讲,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存在缺陷

B.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的缺陷可能使公司中的监事无法有效履行其职责

c.该事件说明,法的可诉性是一个应然性要求,实践中存在着法无可诉性的情形

D.要提高司法实践中法的有效性,就要注意在立法中确立法的可诉性

5.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哪一或哪些选项可以成立?

A.古希腊最早的法律渊源是神谕,这是早期的习惯法

B.公元426年,罗马的狄奥多西二世颁布《引证法》,规定伯比尼安、保罗、盖尤斯、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著作具有法律权威性,意见分歧依多数人观点;持平情况下以伯比尼安的观点为优先

c.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判例和解释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D.非国家主义的法源理论认为除了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作为法律渊源外,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和发挥效力的各种规范、学说等也是法律渊源

6.赵某与王某为邻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王某养的羊吃了赵某菜地里的菜,赵某大怒,遂砍伐王某屋前的果树10棵。王某向乡派出所控告,乡派出所接到控告后,经调查,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赵某作出5天的拘留决定,并责令赵某赔偿王某200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些?

A.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

B.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平权的法律关系

c.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D.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双向的法律关系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民事责任是一种救济责任,不具有惩罚的功能

B.民事责任主要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多数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c.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

D.对于违反宪法规范的行为可以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来预防和制止

   辅导科目
课时数
免费试听
学费
在线购买
130
¥600
61
¥300
     ·真题班
28
¥250
52
¥250
271
¥1400
16
¥50
5
¥50
6
¥75
热门资料下载:
司法考试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卢雁明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6月网报7月确认。
·考试时间:2010年9月18、19日。
                       M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