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12

来源: 时间:2009-04-22 14:44:48
  1.物质是运动的()。
   A.形式
   B.主体
   C.内容
   D.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和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2.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正确理解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混淆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
   D.是正确的命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题干认为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一论断非常正确,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因此而把两者等同起来,认为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但不是说两者没有区别。物质是表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则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属性的一个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它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存在着。由此可见,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和运动与物质是否等同是两个问题,不能混淆,不能把物质的属性,即使是根本属性同物质本身等同起来。因此选BC。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的关系。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可见,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一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运动和静止之间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解释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指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运动和静止揭示的事物的存在状态而不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可见运动和静止也不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4.南朝诗人王籍吟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话体现了哲学上的什么道理()。
   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极则动,动极则静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题干选自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运动观认为,首先,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其次,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又是相互统一和相互包含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形象的体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辩证运动观。D选项似乎也是辩证的观点,但是,它认为静到极点才向运动转化,动到极处才转化为静止,这其实是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形尔上学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5.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C.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D.把事物区别开来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在事物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才能说明某一运动是什么事物的运动和什么形式的运动。恩格斯指出:“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因为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各种各样的事物才有可能因区别而存在,并且由此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恩格斯指出,静止是生命产生的条件。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11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列宁“物质”的经典定义认识错误的有()。
A.揭示......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10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9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反映性
B.预......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8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客......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7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
B.意识
C.实践
D......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6

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有()。
A.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具......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