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
B.意识
C.实践
D.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第一,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正是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发生了分化,它被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观世界。第二,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正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接触的实践中,客观世界的内容才转变为主观世界的内容。第三,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创造出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从而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认为“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论述。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随着自然界的发展,人的意识产生经历了三个环节,即从无机界的物理化学反应到植物、低级动物的刺激感应性,由植物、低级动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心理,再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这是一个逻辑过程。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是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反映外界作用的能力,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比较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这说明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因此题中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4.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感觉的总和
D.逻辑的集合
5.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
A.错误判断
B.错误的世界观
C.客观世界
D.落后思想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时指出:“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指出了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会凭空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第3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离不开物质的,但又是不同于物质的精神现象。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但不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19世纪的欧洲的一些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或汁液,其错误就在于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映像。第4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所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展开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二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三是说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包括虚幻的意识(如鬼神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