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11

来源: 时间:2009-04-22 14:38:46
  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列宁“物质”的经典定义认识错误的有()。
   A.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B.表明物质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和人的感性活动
   C.揭示了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以及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D.终结了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物质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有: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但就物质本身而言,还有其他的特性和属性。第二,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第三,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反映。该题A选项混淆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和根本属性(运动)。 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故D选项也是错误的。因此答案选AD。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B.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D.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哲学派别对物质范畴的不同定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对“物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一,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结构的某一具体层次(A选项),这是一种以简单代替复杂的片面的物质观。旧唯物主义把对物质的某一层次的认识看作对物质的比较终层次的认识,这是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在物质观上的反应。第二,旧唯物主义把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只限于自然界,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具体事物的共性的抽象。恩格斯指出:“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因此B和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否认了物质范畴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仅承认物质范畴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否认了物质范畴的客观的内容,即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错误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比较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这种对物质的认识虽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范畴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之间的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由于它不懂得辩证法,因此,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因此答案选ABCD。
   4.现代科学正在研究“暗物质”和“反物质”。“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已经过时
   B.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
   C.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D.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作出了自然科学的证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作为客观实在性体现的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现代科学研究的“暗物质”、“反物质”没有也不可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暗物质”、“反物质”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暗物质”与“反物质”跟我们传统所见到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物质总是客观实在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这个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暗物质”、“反物质”只是证明和深化了世界物质多样性统一的基本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还会不断地发现物质的新的具体形式,从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因此选BCD。
   5.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试题题干引文的作者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自然科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他通过把气作为物质的一般而论证了世界的物质属性,认为“空气、声、光、形”等都是作为物质载体的“气”的相互转化而表现的四种基本形态,反映了他关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物质存在方式多样性的思想和物质永恒地处于“流转”中不死不灭的思想。方以智的自然哲学体系实质上是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气一元论,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气作为本原,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B项的深化就是D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属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10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9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反映性
B.预......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8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客......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7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
B.意识
C.实践
D......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6

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有()。
A.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具......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05

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在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两种相反的状况表明()。
A.......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