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时间睡眠
才能保证好状态
临近高考,一些学生和家长紧张之余巴不得把每天24个小时掰成48小时来用,压缩原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来抓紧学习。
“这样会适得其反,良好的休息更能保证好状态。”胥丽说,考前家长应努力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些科学的、具体的备考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定一个考前和考中的作息时间表。一是让孩子多点放松时间,改善一下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身心俱疲的现状,以便孩子有良好的状态参加高考;二是让孩子提前适应高考生物钟,将精力最佳的时间尽力调整到考试时间。
在指定计划时,可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毕竟充足的睡眠是精力旺盛的必要条件;增加户外轻微活动的次数和孩子喜欢的放松形式,和孩子谈些开心的话题,以缓解孩子面临大考的心理压力;尊重孩子的意见,勉强他们只能是帮倒忙。
孩子怎么做?别盲目,查漏补缺
最后24天,孩子们又该如何复习?来看看老师们都有些什么建议?
语文
多锻炼思维能力
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再读《考试说明》,研究“典型题示例”,对高考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高考题型等会有更全面深入理解,并据此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尤其是关于文体、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系统。
具体到每天,要结合学校要求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计划并执行。建议每天翻译一段或两三句文言文,写一作文片断,读一首诗,读一篇现代文(论述类或文学类,大体把握要意即可),重在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最后30天的复习中,要牢记:语文重识记,更重思考。要借助思考,在回归基础与理清思路中融会贯通,在融会贯通中提升语文素养与应试能力。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高考倒计时24天 你们准备好了吗?”到:
育路高考网 @199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