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如何用排名法对考生进行定位(5)
而农村的多子女老太太不这么记子女的岁数。比如说她记住老大是60年发大水那年生的,并跟踪记住老大今年52岁了。老大3岁那年生的老二,老大7岁上学那年生的老三。这样就全记住了。老大52岁,老二小老大3岁就是49岁,老三小7岁就是45岁。这就相当于"分差法",老大的年龄实际上起了参考点一本线的作用,只要记住老大的岁数,就能够记住所有孩子的岁数。一般错不了。什么情况下会错呢?如果她由于什么原因把老大的岁数记错了,或者忘了,这样老二、老三全错。因此分差法正确的前提是一本线确定的是否正确,只要一本线确定正确,分差法也是可以用的。而我们"排名法"永远正确,因为她是记住每个孩子的出生年份,那是不会错的。
分差法也不是一无是处,第一简便,你如果用分差法,假如用连续三年以上的数据做分析,误差也不会太大。所以我不是完全排除分差法。还有我们不是每年、每个区县的家长都能享受到像海淀和西城这样的高招办的待遇,他们可能拿不到那个区薄本,这样他们就不知道往年本区高考的分数排名,那就没办法,只能相信,你这个区域的高招办划的一本线准确,如果准确,那填报就准确,如果不准确,那就没有办法。我们现在的家长有很多都是只能用分差法,因为没有像西城、海淀那样,能够拿到往年的高考分数。
分差法和排名法实质上都是属于排名定位法。
分差法是用考生相当于一本线的分差来与目标学校往年的录取线高于当年一本线的分差进行比较而进行定位分析。由于引入分差的概念,因此是相对间接的定位法。
而排名法是用考生当前的排名以及目标高校往年录取线所对应的排名进行直接的定位。因此是相对直接的定位法。所以直接的定位法是相对比较准确的。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专家指导:如何用排名法对考生进行定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