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填志愿:学业规划与个人发展学(十四)(10)

2011-03-28 16:38:44 来源:育路教育网

    在权力化用人体制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我们只能遵守这些地区的行动规则,那就是要具备相应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或者经济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就尽量避免进入这些地区和单位。这些单位一般都是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等。并不是说这些单位都完全是以权力(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为核心来选拔人才,实在是它们受权力的侵蚀太大。那么我们求学时就可以选择普通高校中的一些文科管理类或其他能够应用于行政、科研、教学、文化事业管理等领域的相关专业。

    只有在市场化用人机制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人才市场的一般规律才能起作用,我们升学决策的一般原则(学业规划原理)也才会有效。这就是分析未来人才市场需要,同时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及所在,以及对自身其他发展要素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选定专业;然后根据专业再来选择学校,选择在所定的专业上有优势的学校;再然后根据自身的分数条件及各学校的招生章程、录取政策等具体框定学校;最后才来根据求学成本(学费、生活成本等)因素来选定学校;选到这里,才是考虑所谓的地域因素,看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生活舒适程度等。这就是我们升学决策的一般原则。

    下面我们就根据学生自身的几种主要情况来具体分析升学决策中的学校及地域选择。

    立志成为研究型人才的,在选择地区时,要考虑的是该地区的学校的科研能力是否有比较雄厚的实力?这些学校一般都是985至少也是211高校。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搜索一下这些学校都在哪些区域,然后再来选择。

    就业目标为公务员的,可以考虑的地区首选北京,至少也应该是省会城市,这些地方信息发达,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培训质量也比较高。

    如果完全凭自己奋斗,没有外在条件支持,又立志从事实际工作的,就业目标宜选市场型的用人单位,也就是其考察人才主要看其德才素质,而不是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这时,在选择地区时,应该考虑到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求学,比如东南沿海的江浙一带。因为这里经济宽松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在学校实习时容易找到相应单位,那么毕业时,由于已经有了在这些单位实践的经历,其竞争优势就要大于在外地求学而到本地来就业的毕业生。比如说,你在科学地规划了未来的学业,并制定了相应的升学决策后,选择在浙江温州的某个高校读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那么你可以在学校读书时就走向温州市的某家企业进行实习,并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积累了相关经验,这时毕业后,你在温州求职时,就比从其他地方(比如内陆地区)来的高校毕业生更有竞争力,更容易找到工作。因为你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经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这在内地的许多高校是做不到的。

    3、 职业价值论

    从人才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我们说社会是人才价值实现的舞台,这并不错,但是显得比较抽象。笔者认为,具体来讲,人才价值实现的舞台应该是其社会的劳动分工——职业。每个人只有在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上才能较好地实现自己的人才价值。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围绕大学生能否作保安或肉贩等基层职业的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理应从事社会中的高层职业。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做这些基层工作?职业是天生平等的。我想,这里面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其一是个人发展过程的投入产出问题,另一个则是职业对人生价值的影响。第一个问题我曾多次强调学业规划的重要性。至于第二个问题,职业对人生价值有无影响,有什么影响等等,笔者在这里想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般来讲,从事不同职业的个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无高下贵贱之分。从国家元首到田间农夫,都是令人尊敬的劳动者。但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是有其相应的职业能力的,简称为职能。所谓职能,是指在职者行使职权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职权越大,职能就越大,从业者通过行使职权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就越大,则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就越大。

    人们关于精英与普通职业的争论实质上是职位对人生价值的影响。也就是关于职业价值的争论。在我看来,职业按其所承担的职责或者拥有职能的大小可分成不同的层次,通常被称为职位。比较普遍的讲,某类职业的职位越高,它的职权便越大,职能也就相应地越大,社会上与其有利益联系的人就越多、越紧密,它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越大。反之亦然。比如街头小贩固然能安身立命,但其职业也仅是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的衣食生活,政治家的工作却关系着更多人的安康和幸福,艺术家则能为众多的人带来精神的慰藉。而科学家的工作,对整个人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这种影响和作用(社会效用)是正面的,推动社会进步的,那么它便是在职者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当然职业的社会效用能否变成社会贡献,还有赖于在职者的德才情况。如果此人比较称职,德才兼备,则他在这一职位上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但如果他不称职,或者品行不端,那么他在该职位上轻则贻误社会,重则危害国家。并且,其从事职业的社会效用越大,对社会的贻害越深。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职务犯罪中,职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职位越高,对在职者的德才水平要求越高。正如古人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唯物史观认为,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其职位、职能、职权、职责的统一体。职位对人生价值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职位越高,其对社会的贡献就可能越大。于是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都宁愿追求更高的职位,也就是价值最大的职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才有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俗语。因此,在我们取得立业成功之后,远不是万事大吉。而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努力奋斗,以期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4、 职业与学(专)业的相关性分析

    如果说,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是目的地,那么学(专)业选择就是路线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及德、体条件,而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则是学(专)业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和效率地角度来看,我们所选择的学(专)业当然应该是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从学(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来讲,它们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非常复杂的相关关系。比如数控机床专业它所对应的职业最适合的也只有企业中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最后发展成为高级技师。烹饪专业在毕业后最合适的也只是成为一名厨师。同时又有些专业其职业方向比较宽泛,比如经济学专业出去的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研究、新闻记者、营销策划、经济分析、高校教师等多种职业,而对于某一职业比如新闻记者,它可以接收经济学、新闻、中文、哲学、历史等许多专业。那么我们在学业规划的时候,就首先要研究和分析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到底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或是多对一?在确定了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具体来讨论这三种情况的专业选择。

  (责任编辑:李书信)

 10/13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