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于2016年获教育部批准,同年,本学科获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招生。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104名,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86名,博士化比例98%,一年以上国际化背景的58%。学院拥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省部级以上团队5个;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一批省部级以上人才20余人。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近300项,到账科研经费过亿元。发表高质量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3部,授权发明专利17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近千项,荣获省部级奖7项,其中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本硕士学位点拥有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智能控制与系统集成科研平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科研平台、电机与驱动系统科研平台等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科研平台;拥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再德众自动化设备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特利电机研究院等8个校企研究院,拥有昆山硕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16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其中2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覆盖面宽、层次跨度大,综合应用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科研前沿及市场需求展开研究,具有“理(论)实(践)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的鲜明特点。
掌握系统的政治思想理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熟练掌握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理论、模式识别与大数据分析、检测技术与气象感知技术、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作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毕业生可从事控制领域的教学、研发、设计、实现、运维和管理等工作,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大数据分析与模式识别
2、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
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4、电气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修满规定学分、提前完成学习计划、论文水平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经费由导师的课题承担。如果是学生个人原因未能按期毕业,经费由学生个人自理。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实行学分制,毕业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
(二)课程设置
1.学位课(16学分)
A——公共基础课(7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公共英语,2学分
以研究生通过PETS-5、GRE、雅思、托福等考试为目标,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听、说能力。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免修公共英语课程。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研究生可申请免修公共英语课程:
①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PETS-5);
②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6.5分,托福(IBT)95分;
③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
学术英语,2学分
以国际交流为主线,系统介绍“学术写作与发表”、“国际会议”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操练。重点培养研究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表达能力,克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中的语言障碍。硕士生学术英语课程实施跨学院合作授课,由文学院教师和专业学院中有留学经历的优秀教师承担授课任务。
B——专业基础课( 9学分)
矩阵论,3学分
现代控制理论,2学分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2学分
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2学分
2.非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
C——限选课( 2 学分)
科技人文素养,1学分
学科前沿,1学分
D——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1学分
自主智能系统,2学分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2学分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2学分
人工智能,2学分
气象能源资源评估与应用,2学分
嵌入式系统设计,2学分
随机分析,2学分
E——实践环节(2学分)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报告和实践活动。
1. 学术报告
属于必修环节,1学分。在学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
2. 实践活动
属于必修环节,1学分。包括助研、助教、助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少于2周时间,完成实践报告,培养单位评估合格为通过。
课程设置见附表1。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在一年内完成,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 士学位者可以提交申请。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 (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一定的成 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可向有关学位授予单 位申请硕士学位。
1.第一阶段研修学费:25000元; (缴费流程:1.学员报名,提交报名资料,对接老师提交学校;2.学校核实,发放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和缴费流程;3.学校官网缴费;4.教学点保存缴费截图) 1.教学点费用:500元报名费,12800元增值服务费;
2.第二阶段论文费用:20000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学位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课程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须在硕士点内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开题者,应提前向研究生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延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的,需重做开题报告。
2.中期考核
对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进行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初,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等内容。中期考核不过者,可延期6个月再重新申请考核,最长延期时间为1年。
3. 学位论文的写作和要求
按学校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执行。
4. 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预答辩。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在每年的3月底前完成。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
5. 申请学位
以“破除‘五唯’导向、培养质量为先、学科分类评价、定量定性结合”为原则。学术学位研究生重在考察学术贡献和学术活跃度,倡导理论和技术创新。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须多样化,具体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成果要求的规定》执行。
附表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备注 |
s999035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7学分 |
s999036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2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38 |
硕士生公共英语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39 |
硕士生学术英语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6068 |
矩阵论 |
48 |
3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9学分 |
s006106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6098 |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6099 |
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40 |
科技人文素养 |
16 |
1 |
1 |
课堂讲授 |
考查 |
2学分 |
s006100 |
学科前沿 |
16 |
1 |
2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999041 |
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 |
16 |
1 |
1 |
课堂讲授 |
考查 |
不少于6学分 |
s006101 |
自主智能系统▲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6102 |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6103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6104 |
人工智能●▲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6083 |
气象能源资源评估与应用■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6059 |
嵌入式系统设计 |
32 |
2 |
1 |
课堂讲授+实践教学 |
考查 |
|
s006107 |
随机分析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89 |
学术报告 |
16 |
1 |
|
|
考查 |
2学分 |
s006090 |
实践活动 |
16 |
1 |
|
|
考查 |
注:1、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限选课 D 专业选修课 E实践环节;
2、A、B类课程为学位课;C、D、E类课程为非学位课;
3、▲核心课程,★专业示范课程,●全英文课程,■学科交叉课程,◆校企联合课程;
4、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讲座,小组讨论,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5、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附表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内容及要求
环节名称 |
安排及要求 |
时间节点 |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
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
入学1周内完成 |
2.课程学习环节 |
根据表1所示的课程设置安排。 |
|
3.开题报告 |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答辩。 |
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
4.学术活动 |
在学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 |
|
5.实践活动 |
包括助研、助教、助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少于2周时间,完成实践报告,培养单位评估合格为通过。 |
|
6.中期考核 |
各培养单位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未通过考核者启动预警机制,第二次仍未通过中期考核、不宜继续培养者,作退学处理。 |
第四学期结束前 |
7.论文答辩 |
通过学院答辩资格审核后,按照学校关于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的有关规定进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 |
开题报告完成时间与预答辩时间至少间隔1年 |
学费: 12.8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集中班
学费: 9.9万
学制: 1.5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2.5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2.5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3.0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3.2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2025-09-06 10:21:52
2025-09-06 08:20:29
2025-09-05 16:24:32
2025-09-05 14:53:24
2025-09-05 14:52:36
2025-09-05 12:12:38
2025-09-05 12:11:33
2025-09-05 11: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