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87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学科,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撑学科和江苏优势学科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03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依托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气象数据挖掘中央和地方共建的科研平台,信息安全实验室、高性能网格计算与并行处理2个中央和地方共建实验室。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目前,已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现有专任教师110余人,中青年教师博士化率超9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超过60%,硕士生导师60多人,博士生导师19人,特聘享誉全球的海外非全时教授40余人。拥有海外院士2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青年学者2人、国家优青2人;50余人次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杰青、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培养工程。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等100余项,科研到帐经费过亿元。在计算机视觉、无载体信息隐藏、机器学习、数字取证、智能计算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10余项,多项成果在国家安全部门应用。
1.思想品德要求,掌握系统的政治思想理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国际视野,能够运用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身心健康的基本要求,身心健康,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业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教学、科研、业务以及管理工作。
1. 计算机视觉
2. 数字取证与信息隐藏
3.多媒体内容分析
4.区块链技术
5.物联网与云安全
1.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2.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修满规定学分、提前完成学习计划、论文水平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经费由导师的课题承担。
(一)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
课程总学分 | 学位课 | 非学位课 |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限选课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环节 | |
26分 | 7 | 9 | 2 | 6 | 2 |
(二)课程设置
1.学位课(16 学分)
A——公共基础课( 7 学分)
公共基础课由研究生院组织,为必修课,具体分为思想政治课程与研究生英语课程:
l 思想政治课程,3学分,细分为两类:
Ø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Ø 《自然辩证法》,1学分。
l 研究生英语课程,4学分,细分为公共英语和学术英语两类:
Ø 《硕士生公共英语》,2学分。以通过PETS-5、GRE、雅思、托福等考试为目标,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听、说能力。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研究生可申请免修公共英语课程:①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PETS-5);②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6.5分,托福(IBT)95分;③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
Ø 《硕士生学术英语》,2学分,以国际交流为主线,系统介绍“学术写作与发表”、“国际会议”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操练。重点培养研究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表达能力,克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中的语言障碍。
B——专业基础课( 9 学分)
专业基础课由学院组织,主要设置3门必修课。
l 《矩阵论》,3学分。通过该课程学习,使硕士研究生牢固掌握矩阵论相关基础概念,基本运算、方法、算法以及理论,熟悉特殊矩阵标准形及基本性质,详细了解近代矩阵论在特色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如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数字,数字取证领域,为后续从事与推进专业领域问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l 《机器学习》,3学分。通过该课程学习,使硕士研究生牢固掌握机器学习相关基础概念、方法、算法以及理论,熟悉机器学习最新前沿进展与发展趋势,了解深度学习在学科专业领域的拓展状况,提升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后续推进专业领域问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l 《网络与信息安全》,3学分。通过该课程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深入学习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系统地掌握设计与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与高级技术,提升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2.非学位课( 10 学分)
非学位课,10学分,主要设置限选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三类。
C——限选课( 2 学分)
限选课,2学分,主要设置《科技人文素养》与《学科前沿》2门课程:
l 《科技人文素养》,1学分,选课研究生至少参加8次讲座,以丰富研究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其非逻辑思维能力。
l 《学科前沿》,1学分,围绕核心课程相关研究方向的前沿讲授,以拓展研究生科研视野、增强其科学洞察力。
D——专业选修课( 6 学分)
除学位课以外,为扩大知识面,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根据学院学科特色、研究积累与发展需要、为硕士研究生设置《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 》、《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现代操作系统》、《区块链技术》、《遥感大数据分析》6门选修课,供其选择3-4门,以拓展其视野,夯实其基础,增益其知识体系,强化其科学研究素养。
E— —实践环节(2学分)
l 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期间,应至少举行1次不少于30分钟的公开性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或在国际会议上展示或汇报最新成果1次,由学院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在学期间还应参加4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包括校内外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教学或科技比赛等。
l 实践活动,1学分
研究生论文工作期间,专业实践的组织可采取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现场科研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或者依托于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创新中心或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实践环节须报研究生实习计划安排,并报学院审核。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写出相应的实践总结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实习鉴定等,经导师签字认可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由学院组织人员对实践环节效果进行考核,学生必须达到合格才可获得相应学分。实践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与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选择其中的1项或2项予以实施。
课程设置总体情况,具体见附表1。
硕士生入学后1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除必修课外,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和科研工作的需要,确定选修课程。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在一年内完成,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在第三学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前,将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进行全面的中期考核。考核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未通过考核者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和学院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研究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课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
总体培养内容与要求,具体见附表2。
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 士学位者可以提交申请。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 (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一定的成 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可向有关学位授予单 位申请硕士学位。
1.第一阶段研修学费:25000元; (缴费流程:1.学员报名,提交报名资料,对接老师提交学校;2.学校核实,发放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和缴费流程;3.学校官网缴费;4.教学点保存缴费截图) 1.教学点费用:500元报名费,12800元增值服务费;
2.第二阶段论文费用:20000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学位论文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课程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并尽量与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相结轨。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须在硕士点内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开题者,应提前向研究生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延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的,需重做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应饱满,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2.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入学后的第4学期参加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为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身心状况等。确因故无法参加,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审核,报研究生院审批同意后方可允许延期。已办理休学手续的硕士生,中期考核与低一年级硕士生同期进行。
硕士生中期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硕士生中期考核结论分为“通过”、“不通过”两种。中期考核成绩为“不及格”者,可给予一次重新考核的机会,根据学院安排在半年后再次考核。如再次考核不通过,即被认定为中期考核“不通过”,不宜继续攻读学位,建议终止学业,作结业处理。
3.学位论文的写作和要求
按学校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执行。
4.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预答辩。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在每年的3月底前完成。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
5.申请学位
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附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备注 |
s999035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36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2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38 |
硕士生公共英语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39 |
硕士生学术英语 |
32 |
2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9043 |
矩阵论 |
48 |
3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9109 |
机器学习★▲ |
48 |
3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9108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48 |
3 |
1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999041 |
科技人文素养 |
16 |
1 |
1 |
讲座 |
考查 |
2学分 |
s009106 |
学科前沿 |
16 |
1 |
2 |
课堂讲课/讲座/小组讨论 |
考查 |
|
s999041 |
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 |
16 |
1 |
1 |
课堂讲授 |
考查 |
不少于6学分 |
s009038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9105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48 |
3 |
2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9127 |
现代操作系统▲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试 |
|
s009101 |
区块链技术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9122 |
遥感大数据分析■ |
32 |
2 |
2 |
课堂讲授 |
考查 |
|
s009097 |
学术报告 |
16 |
1 |
3-5 |
讲座/实践教学/小组讨论 |
考查 |
2学分 |
s009098 |
实践活动 |
16 |
1 |
3-5 |
实践教学 |
考查 |
注:1、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限选课 D 专业选修课 E实践环节;
2、A、B类课程为学位课;C、D、E类课程为非学位课;
3、▲核心课程,★专业示范课程,●全英文课程,■学科交叉课程,◆校企联合课程;
附表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内容及要求
环节名称 |
安排及要求 |
时间节点 |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
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
入学1周内完成 |
2.课程学习环节 |
根据表1所示的课程设置安排。 |
|
3.开题报告 |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答辩。 |
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
4.学术活动 |
在学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 |
|
5.实践活动 |
包括助研、助教、助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少于2周时间,完成实践报告,培养单位评估合格为通过。 |
|
6.中期考核 |
各培养单位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未通过考核者启动预警机制,第二次仍未通过中期考核、不宜继续培养者,作退学处理。 |
第四学期结束前 |
7.论文答辩 |
通过学院答辩资格审核后,按照学校关于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的有关规定进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 |
开题报告完成时间与预答辩时间至少间隔1年 |
学费: 12.8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集中班
学费: 9.9万
学制: 1.5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2.5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2.5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3.0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3.2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2025-09-06 10:21:52
2025-09-06 08:20:29
2025-09-05 16:24:32
2025-09-05 14:53:24
2025-09-05 14:52:36
2025-09-05 12:12:38
2025-09-05 12:11:33
2025-09-05 11: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