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1-5年级)的课程体系,既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又放眼全球文明。我们相信,真正好的教育应当让孩子在知识、能力、品格、身心与精神四个维度全面成长。
小学部的核心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科学、美育、体育、综合实践五大板块。
语文:根植传统,开启人文底蕴
教学理念:语文不止是听说读写,而是人文素养的根基。我们把工具性作为手段,文学性作为桥梁,人文性作为目的。
三大模块:文言文(经典诵读、经典精讲、文言通读、文字汇解、古诗词赏读)、白话文(现代诗歌、部编教材+校本教材)、阅读(儿童文学、整书阅读、人文与科学阅读)。
成果展示:出版学生诗集《小孩的诗》,语文活动如“石头汤”“诗文会”,让文字走进生活。
数学与科学:探究世界的钥匙
在日日新,小学的数学与科学课程彼此呼应:数学是理解世界的逻辑工具,科学是探索世界的方法论。两者共同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与探究能力。
(1)数学:从数感到模型思维
学习目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核心素养是:抽象、推理、模型。
能力培养:
①数学思考:数感、空间观念、数据分析、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②问题解决:符号意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维、创新意识。
教材与方法:以北师大版教材为基础,结合多版本整合,课堂核心由“任务单”驱动,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知识迁移,而不是死记硬背。
(2)科学:从观察到跨学科探究
课程理念:融合中国课程标准与美国NGSS、FOSS体系,注重探究过程与跨学科联系。
三大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
学习方式:低年级注重观察与感知,高年级强调实验、因果分析与数据处理。
课程延伸:博物馆课程、自然研学、跨学科项目,让孩子在真实世界中理解科学知识。
英语:一颗通向世界的种子
教学理念: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座桥梁,是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起点。英语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内容紧贴孩子生活,学习与成长链接;强调思考与表达,而非死记硬背。
课程设计:
①真实语言:原版绘本、桥梁小说、获奖儿童文学(如《夏洛的网》(Wonder));
②社会科学:科学与人文阅读,拓展认知边界。
③学习方式:独立学习+小组协作,高参与、高思考。
艺术:发现美、创造美
在日日新,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审美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的全面培养。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与美术的浸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和形象,成为能够感受美、创造美的人。
(1)音乐:在游戏中播种,在创造中绽放
课程理念:这不是传统的音乐课,而是“唱出来、动起来、玩起来”的音乐教育。课程融合柯达伊(歌唱)、奥尔夫(游戏与乐器)、达尔克罗兹(律动)三大教学法,并结合中国民歌童谣,形成独特的课堂。
课程形式:
①启蒙阶段:节奏与听力游戏、歌唱与律动、乐器初探;
②发展阶段:多声部训练、器乐合奏、音乐创作与欣赏。
(2)美术:用一双眼睛发现美,用一双手创造美
课程理念:艺术为孩子的生活带来幸福与养分。美术教育以“发现美”和“创造美”为目标,让孩子逐步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
课程路径:
①低年级:认识艺术语言、建立规则,保持兴趣;
②中年级:通过“我与环境”“我与他人”的主题课程,发展自我意识与社交理解;
③高年级:进入“公共艺术”,如涂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实践课程:
校园作品展览(学生参与设计与布展);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参访;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体育:身心并育,自主而快乐的运动
三大模块:三大模块:体适能(跑跳力量+柔韧)、专项技能(足球、篮球、田径、飞盘、橄榄球)、游戏课程(丰富的体育游戏)。
特色活动:
校园运动会:师生共同参赛,展现团队精神;
跳绳比赛:传统项目,培养节奏感与专注力。
教学成果:学生肥胖率和近视率很低,运动习惯与团队合作精神得到长期养成。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