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案例:
五一回家,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母亲一巴掌下来打到了
孩子的头上,而且连续两次。同时对着孩子大吼:让你拿一个蛋糕你都弄散了
(捆蛋糕的绳子有些松动),你说你能干什么?让你拿酒,你说重,让你拿轻的
(蛋糕)你也做不好……家长在打骂孩子的整个过程中,孩子只是低着头,没有
出任何声音。(估计孩子有7 、8 岁)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你会怎么做呢?
看到此种场景让我想起朋友时常说的一句话,冲动是魔鬼。如果想想还真是
这样。案例中的家长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呢?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案例,或许有更
多,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做错的评价标准是成人),家长该怎么对待呢?
首先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有自尊心的。在公共场合,家长是否可
以将冲动调到最低呢?此时考虑的是孩子的行为并不是故意而为之,俗话说,人
非圣贤,孰能无过?毕竟孩子的心智发展不成熟,有时无法理解成人如此冲动的
举动,提醒家长朋友们不要因双方的误解而造成心理上的隔阂,也尽量抛弃已有
的观念,有时孩子的想法也会激发成人的。
其次,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时常的的冲动行为势必会给孩子造成以后
的影响。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家长首先要反
思自己平时的做法,而往往都忽略了这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最后让孩子成为
成人发泄的对象,成为替罪羔羊。
最后,判断孩子做错事情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一方面我们
已有的观念,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而忘记了时代的变化。
另一方面,成人以为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孩子好,出发点是好的,但
不要将好的出发点带来坏的影响。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者案例可以与网友的一起分享,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
希望通过此平台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