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国际学校频道

国际学校

客服热线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当前位置:首页 > 私立学校 > 少儿才艺教育 > 少儿才艺教育热点

2005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来源:发布时间:2007-06-12 21:22:26

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2005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I卷(选择题    14分)

. 下列1——7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jué           piě              滋暗长qián

    B. nǐ          chà               作样mó

    C. jiàn          jì                  随声附hè

    D. qiè           hé                 惟妙惟xiào

 

  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储藏         蒸馏              花枝召展

    B. 豪迈         书籍              连绵不绝

    C. 摇蓝         酿蜜              月朗星稀

    D. 掠夺         垦切              重峦叠嶂

 

  3.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秕:(子实)不饱满             深恶痛    疾:疾病

    B.     称:适合                              见异思    迁:变动

    C.     予:给                                  罕至    迹:足迹,脚印

    D.     宰:主管                              无消息    杳:远得不见踪影

 

  4.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这样做,_________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就怕不能如期完工。

    ②自驾车出游的人,一定要带齐食品、衣物、药品等生活__________品。

    ③我们相信,大多数失足青年经过教育和__________,终究会走上悔过自新的道路。

    A. 固然         必须              感动              B. 自然         必需              感动

    C. 固然         必需              感化              D. 自然         必须              感化

 

  5.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________________

    A. 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B.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C. 不得不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D. 难道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吗?

 

  6.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歌剧《白毛女》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是栩栩如生,家喻户晓的。

    B. 大家对他的批评即使十分尖锐,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C. 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贯彻、理解、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7. 下列各项搭配有误的是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代

    B. 《马说》                韩愈              唐代

    C. 《白杨礼赞》         茅盾              《见闻杂记》

    D. 《变色龙》            安徒生           俄国

 

II卷(非选择题    86分)

. 背诵默写,完成810题(6分)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9.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初春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出师表》一文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 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又何    间:__________

    2牺牲玉帛    牺牲:__________

    3)小惠未    徧:__________

    4可以一战    可以:__________

 

  12. “一鼓作气”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何以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战,勇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2段中表现鲁庄公急躁冒进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曹刿胸有成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现代文,完成1522题(20分)

(一)母校

    我从来不知道我童年时就读的小学校的老师一直记着我。我的侄子现在就在那所小学读书,有一次回家乡时,我侄子对我说:我们老师知道你的,她说你是个作家,你是个作家吗?我含糊其辞,我侄子又说,我们老师说,她教过你语文,她教过你吗?我不停地点头称是,心中受到了某种莫名的震动。我想象那些目睹我童年成长的老师是如何谈论我的,想象那些老师现在的模样,突然意识到一个人会拥有许多不曾预料的牵挂你的人,他们牵挂着你,而你实际上已经把他们远远地抛到记忆的角落中了。

    那所由天主教堂改建的小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美好而生动的,但我从未想过再进去看一看,因为我害怕遇见教过我的老师。我外甥女小时候也在那所小学上学,有一次我去接她,走进校门口一眼看见了熟悉的礼堂,许多往事掠过眼前,脚步神奇地变得恍惚不定。我想继续往校园深处走,但走了没多远恰好看见校长从办公室出来,那个熟悉的身影竟然使我望而却步,大概在几秒钟的犹豫之后,我慌慌张张地退到了小学的大门外。

    偶尔与朋友谈到此处,发现他们竟然也有类似的行为。我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好,我想大概许多人都有像我一样的想法吧,他们习惯于把某部分生活完整不变地封存在记忆中。

    离开母校20年以后,我收到了母校校庆70周年的邀请函,母校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我以前并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心里仍然生出了一些自豪的感觉。

    但是开始我并不想回去,那段时间我正好琐事缠身。我父亲在电话里的一句话使我改变了主意,他说,他们只要半天时间,半天时间你也抽不出吗?

    后来我就去了。一个秋阳高照的午后,我又回到了我的小学,孩子们吹奏着乐曲欢迎每一个参加庆典的客人。我刚走到教学楼的走廊上,一位曾教过我数学的女教师快步迎来,她大声叫我的名字,说,你记得我吗?我当然记得,事实上我一直记得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的名字,让我不安的是她这么快步向我迎来,而不是我以学生之礼叩见我的老师。后来我又遇见了当初特别疼爱我的一位老教师,她早已退休在家,她说要是在大街上肯定认不出我了,她说,你小时候特别文静,像个女孩子似的。我相信那是我留在她记忆中的一个印象,她对几千名学生的几千个印象中的一个,虽然这个印象使我有点窘迫,但我却为此感动

    就是那位白发苍苍的女教师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穿过走廊来到另一个教室,那里有更多的教过我的老师注视着我。在那个时刻我眼前浮现出20多年前一次春游的情景,那位女教师也是这样握着我的手,把我领到卡车司机室里,她对司机说,这孩子生病刚好,让他坐在你旁边。

    一切都如此清晰。

    我忘了说,我的母校两年前迁移了新址。现在的那所小学的教室和操场并无旧痕可寻,但我寻回了许多感情和记忆。事实上我记得的永远是属于我的小学,而那些尘封的记忆之页偶尔被翻动一下,抹去的只是灰尘,记忆仍然完好无损。

(作者:苏童    有删节)

  15. 1段中,“我”“心中受到了某种莫名的震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6段,让“我”“窘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我”“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对第7段中“那位女教师也是这样握着我的手”一句中的“这样”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0年前那样紧紧地握               B. 像许多老师一样注视着“我”

    C. 突出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      D. 强调老师对“我”的感情依然像20年前一样

 

  18. 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从结构、内容两方面考虑)。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忆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前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的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是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候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燕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虞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佳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到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章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19. 1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作者在第2段中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为什么又强调“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4段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论据,是为了直接证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50分)

  23. 题目:老师,谢谢您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 机读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1. D           2. B        3. A        4. C        5. B        6. C        7. D

. 背诵默写(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8. 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9.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阅读文言文(共10分)

  11. 4分,每小题1分。)

    间:参与;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徧:同“遍”,遍及,普遍;

    可以:可(以)凭借。

  12. 2分,每空1分。)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意思对即可)。

  13. 2分,每句1分。)

    1)凭借什么作战?         2)作战,是靠勇气的。

  14. 2分,每空1分,错1处该空不给分。)

    将鼓、将驰(或: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未可、可矣

. 阅读现代文(20分)

(一)(共10分)

  15. 2分)“我”从来不知道“我”小学时的老师一直记着“我”。(意思近即可)

  16. 2分,各1分)窘迫:在老师的印象里,小时候的“我”竟然文静的像个女孩子;

                      感动:教过几千个学生的老师,居然还清楚地记得“我”。

  17. 2分)D

  18. 4分。内容、作用各2分。)

    内容:

    “我”的母校迁了新址,但“我”对母校的记忆仍完好无损。(意近即可)

   作用(要点):

    结构上照应上文(13段结尾)或:总结全文。(1分)内容上突出中心。(1分)

(二)(共10分)

  19. 2分)以记忆为基础

  20. 2分,多答酌情扣分。)因为人脑的生理规律是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

  21. 2分,各1分)事实论据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

  22. 4分,各2分。)

    1)背书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结构、体式。或:背书是写作的积累。

    2)只有记住前人的东西,才有可能创新。或:背书是写作创新的基础。

. 作文(50分)

 

内容

表达

结构

一类50——47

——45

切合题意,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通顺,流畅,简洁得体。能恰当运用表达方式。

结构合理、完整,层次清晰,分段恰当,过渡、照应自然顺畅,详略得当。

二类  44——42

——40

切合题意,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感情比较真实。

通顺(病句不超过3个),或大体通顺。表达方式较恰当。

较完整(开头或结尾有缺陷),有条理,能分段,能注意详略。

三类  39——37

——35

基本切题,内容简单,欠具体,有中心。感情比较真实。

大体通顺,或有4——6个病句。表达方式不恰当。

基本完整(首、尾均有缺陷),分段不恰当,缺少详略安排。

四类  34——32

——35

不切题,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太真实。

不通顺,病句超过7个。文体不明确。

结构不完整。

五类  29分以下

不切题,内容太空泛,无中心。

极不通顺,病句10个以上。文体不明确。

不成篇。

 

评分说明:

  1. 每一类以中间分为基准,上下浮动。

  2. 标题:不写标题扣2分。

  3. 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5分。

  4. 标点符号:全文一逗到底或没有标点时扣2分;文中因缺少标点影响句子表达时扣2分。

  5. 字数:不足600字时,每少50字扣1分。全文不足300字者,最高给15分。

  6. 书写:全文书写潦草,扣3分。

相关文章阅读

家长有问必答

学生年级:

联系方式:

学生姓名:

意向学校:

择校问题:

育路国际学校

微信二维码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非京籍入学

优质国际学校推荐 更多>>

  • 中加国际学校

    中加国际学校

    口碑极好,拥有上万名毕业生!
  •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招收幼小初高学生及非京籍普通班学生
  • 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黑利伯瑞中国分校,办理澳洲学籍,免托福雅思考试。
  • 君诚国际双语学校

    君诚国际双语学校

    外教课程比例70%的国际学校
  • 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

    尚丽国际学校

    获评海淀区家长满意度最高的学校
  • 格瑞思国际学校

    格瑞思国际学校

    专注中美国际教育学校
2019年入读国际学校 2019年入读国际学校
  • 国际学校推荐
  • 口碑院校推荐
国际学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

学生姓名: 手机:

育路帮您择校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