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一. 积累及运用(18分)
1. 古诗文默写(第①②小题必做,③~⑥小题选做两题。每句1分,共8分。多做不得分。)
(1)请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默写完整,以此为自己加油鼓劲。
( )
(2)阅读古代诗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早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盛夏有“ ,听取蛙声一片”,深秋有“ ,便引诗情到碧霄”,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美妙的诗文,令人沉醉。
(3)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2004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今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请阅读下表,完成第(1)(2)小题。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2005-5-10)
| 陈水扁 | 连战 | 宋楚瑜 |
连宋访问大陆前 | 44% | 31% | 29% |
连宋访问大陆后 | 39% | 47% | 35% |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答:
(2)从这样的数据变化中,你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
3. 文学名著阅读题
(1)初中三年,在课本选编或推荐的中外名著中,你阅读过哪些作品?请写出其中两部作品的名称: 和 。(2分)
课内外作品均可,但所填作品必须是公认的中外名著,书写有误不能得分,不写书名号扣1分。(一空1分,共2分)
(2)在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介绍其特点。(2分)
4. 口语交际:请根据语境选择表达得体的一项。(2分)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你迎上去说:( )
A. 喂,你想干吗?想找死呀? B. 下来!你已经违反交通规则了。
C. 同学,请你不要闯红灯! D. 你这家伙,懂不懂交通规则?
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3)呼尔而与之 与:
(4)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6.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7.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8. 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2分)
(二)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予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9.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避免。 B.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都
C. 其弟子谏曰…… 谏:规劝。 D.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唯:正因为。
1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1. 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4分)
三.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17分)
⑴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⑵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⑶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⑷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⑸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写话位置见第14题)。
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⑺“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⑻“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⑼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⑽这时,有一个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⑾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⑿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12. 梳理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的括号。(6分)
( )
( )
13.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线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理由。(4分)
(1)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2)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14. 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氛围,并在下列横线上,写一句话,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安静。(2分)
此时,车厢里
15. 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2分)
16. 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3分)
(二)学会感恩(17分)
①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甲: ,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③没错,感恩的敌人,是乙: 。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④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⑤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丙: ,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鸣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摘自《读者》2004年13期,有删改)
17、请为文章空缺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将成语代码填写在下边相应的序号里。(3分)
选项:A.唯我独尊 B.滴水之恩 C.忘恩负义
甲 乙 丙
18、在第②段末尾,作者写道:“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想想在生活和生命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对谁感恩?(4分)
(1)面对生活:
(2)面对生命:
19、从本文可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为:(2分)
20、阅读文章第④段,请将本段的中心句摘录如下: (2分)。
请你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实论据: 。(2分)
21、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接着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就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4分)
材料一:在前不久举行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 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讲述了自己被妈妈逼着参加奥赛、练琴、学画,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的“悲惨遭遇”。在这些孩子的笔下,妈妈是“如来佛”,是“变色龙”,是“母老虎”……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
材料二:一位农村孩子罗某在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言:“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因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
(摘自《南国早报》2005年6月11 日24版)
材料三:有的家长指出:“放过母亲们,与其谴责妈妈,不如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谅,学会承担责任。”更多的妈妈则寄希望于将来孩子长大懂事后明白妈妈是为了他们好。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
四. 作文(50分)
22. 题目:青春因 而精彩
要求:
1. 根据写作内容,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如:青春因奋斗(挫折、友谊……)而精彩。
2.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 字数:600字以上。
试题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
1.(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浅草才能没马蹄 稻花香里说丰年 晴空一鹤排云上 千树万树梨花开
(3)曲径通幽处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各领风骚数百年
(6)直挂云帆济沧海
2.(1)连宋访问大陆后,民意支持率大幅上升,而陈水扁的民意支持率大幅降低。
(2)台湾民意拥护祖国统一,“台独”不得人心。
3.(1)略。
(2)所写人物必须出自教材选编或推荐的中外名著,介绍特点应紧扣人物形象。
4.C
二. 文言文阅读
(一)
5. (1)祸患,灾难 (2)这,这样 (3)给 (4)增加,益处
6.A
7.(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8.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或直接摘录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
9.A
10.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11.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三. 现代文阅读
12.(突然停电,地铁车厢里怨声四起)→(母亲对话,众人情绪渐稳定)→(一位乘客突发心脏病,众人传递药瓶救治)→(有人点燃衣服照明,几人把火扑灭)→(由一位盲人引领,大家手拉手走出地铁)
13.(1)“可贵”用得好。它写出了人们从慌乱躁动中开始冷静下来的状态,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状态的肯定。
(2)“认真”用得不够准确,可用“谨慎”替换。“谨慎”除了有“认真”之外,还含有“小心”的意思,此处用“谨慎”更符合语境。
14.示例:此时,车厢里仿佛掉下一根针都听得见,静悄悄的。
15.如:对第五个片段印象深刻,将大家引领出黑暗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这说明在危难时刻,只要冷静、坚定,就可以发挥个人潜能,化解危难。
16.本文给人的启示是:灾难来临,一要冷静、镇定,二要团结协作,三要科学应对(有求生的科学知识)。
(二)
17.B C A
18.(1)需要感谢父母、同学、老师,感谢工人、农民,感谢一切对我们有帮助的人。
(2)需要感谢父母,感谢天地万物,感谢祖国。
19.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
20.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谦虚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
21.本题要求考生说出自己对“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感恩”这一话题的真实想法。链接材料意在补充来自学生、家长两方面观点,创设一个让学生真实对话的平台。本题为开放题。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评分时,把握三点:一是要围绕话题来发言,不能离题;二是表达的观点要真实、正确;三是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如不达要求,酌情扣分。
四、作文
22. 略。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