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国际学校频道

国际学校

客服热线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当前位置:首页 > 私立学校 > 少儿才艺教育 > 少儿才艺教育热点

2005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来源:发布时间:2007-06-12 21:13:09

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2005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4小题,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奇思

    B.                                         魂落魄

    C.                                        疾忌医

    D.                                        口而出

 

  2. 下列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泌人心脾            正襟危坐                   莫明其妙

    B. 不屈不挠             轻而易举                   迥乎不同

    C. 重蹈覆辙            惊心动魄                   正重其事

    D. 登峰造极            吹毛求痴                   狼狈不湛

 

  3.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

    B. 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的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的思路。

    C.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D. 姚明的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

 

  4.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③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④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

    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A. ④③①⑤②                      B. ②④③⑤①

    C. ④②③⑤①                      D. ①②④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4小题,10分)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文段,完成5~6题。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5. 这个文段作者论证的主要观点是(   

    A. 知识是创造的基础,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 主动地运用知识是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

    C. 只有认识到要活用知识才能有创造性思维。

    D. 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尝试才能有创造性思维。

 

  6. 古登贝尔克组合印刷机的关键是(   

    A. 在单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大面积均等压力。

   B. 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大容量均等分布。

    C. 将葡萄压榨机的大面积均等压力,加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

    D. 将葡萄压榨机的大容量均等分布,加在单个硬币打制器上。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8

    病毒是一种完全寄生的、没有任何代谢机制的微生物,它们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与繁殖。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也是惊人的。一个存在于细胞内的病毒只需要在25分钟内便可以变成200个新的病毒。可见,病毒借用它物体繁殖自身的本领是一般生物体所无法比拟的。英国两位科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病毒内含有占总量6%的核酸,其余皆为蛋白质。很显然,这类病毒是一种与生命物质类似的核蛋白。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像基因这种生命中最关键、最为本质的东西,病毒都或多或少地具备,最多的有75个基因。科学家在分别提炼出烟草花叶病毒中的蛋白与核酸之后,又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答案。原来,这两部分物质各自分离后都无法单独地侵袭活细胞,这表明二者在分离后都没有生命活力,但是再度混合之后,又出现了细胞受感染的情况。由此科学家合理地推出了这样的结论: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它只有与蛋白结合,才不至于受到各种环境中水解酶的影响,才能顺利地完成感染和繁殖。

 

  7. 对文段中关于病毒介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病毒是细胞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代谢功能。

    B. 病毒靠寄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十分缓慢。

    C. 病毒中都具有生命基因,一般都有75个之多。

    D. 病毒内的核酸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没有遗传性。

 

  8. 不属于文段中所述的科学家研究烟草花叶病毒实验成果的一项是(   

    A. 一个细胞内的病毒25分钟内可变成200个新病毒。

    B. 病毒内含有的核酸占总量6%,其余皆为蛋白质。

    C. 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后各自都无法单独侵袭活细胞。

    D. 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与蛋白结合才能顺利完成感染和繁殖。

 

三、积累与综合运用(3小题,20分)

  9. 积累。(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2分,五题任选两题作答)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根据初中课本,默写杜牧《泊秦淮》全诗,或晏殊《浣溪沙》的后四句。(4分)

    3)默写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4分)

    ①从李白《望庐山瀑布》、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辛弃疾《西江月》中,任选两组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4分)

    例句: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上面列出的四首诗词外,你还能再写一组初中课本古诗词中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吗?请写出来。(加分题。答对加2分,加分后第9小题的满分不能超过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面提供的小说情节出自哪部作品?任选其中两项按要求填表。(4分)

    ①鲁达拳打镇关西

    ②刘备三顾茅庐

    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

    序号  小说名称  仿照所提供情节的表达方式,简要写出该书的另一个情节

 

  11. 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①②③处的病句。(6分)

     翻开我们的《初三(3)班志》,你可以看到,①“中考”是最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而“希望”“彷徨”“不安”种种心情则可以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班志上面,栩栩如生地展示着课堂上的每个细节,你会发现,②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老师那可敬的形象也随着故事跃然纸上:和蔼可亲的陈老师,治学严谨的林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罗老师……在老师们的眼里,③我们都是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们甘为我们呕心沥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阅读(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4题。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12. 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加线字的含义。

    逐齐师 _____________

    ②公问其 _____________

    ③望其旗 _____________

    ④公输盘 _____________

    2)请选出加线词与例句加线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既,公问其故

    A. 己奉公                          B. 敌制胜

    ②以牒

    A. 民请命                          B. 下不 

 

  13.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5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5小题,30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6~20题。

雨季心思

杨机臣

    ①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

    ②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惟不缺雨。

    ③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了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④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香。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⑤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⑥这些年雨水确实太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⑦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雨声。

(选文有删改)

 

  16. 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⑴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阅读下面的句子,请分别说出省略号在句中所蕴含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2)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

    3)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20. 将第③自然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描写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4分)

    ①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3)请另选一个描写对象(如“风”或“云”等),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式写一个句子。(4分)

   (雨水)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1小题,60分)

  21.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下面的语句为开头,续写一篇文章。

    他们两人的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2)观察下图,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自选。

    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试题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1. C                 2. B               3. C                     4. B

 

二、现代文阅读

  5. B                  6. C                     7. D                     8. A

 

三、积累与综合运用

  9. 1)①往来无白丁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举杯消愁愁更愁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2)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南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3)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10. ①《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③《鲁滨孙漂流记》海难中的幸存者漂流荒岛

  11. ①“中考”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②任何一个细节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

    ③我们都是未来的希望,所以他们甘为我们呕心沥血。

 

四、古诗文阅读

  12. 1)①副词,就,于是  ②……的原因  ③倒下  ④通“屈”,折服

    2)①B  B

  13. 1)作战,靠的是战士的勇气。(2)我知道您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我不说。

  14. 鲁国:凭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取得胜利。

    原因: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15.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聚”“怒”二字用得好

    聚:使静态物赋予了动态美,让人仿佛看到群山竞相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怒:使人感觉黄河如猛兽般咆哮,并使人联想到江河汹涌澎湃的场面。

 

五、现代文阅读

  16. ①隔窗看雨  ②拿布堵雨  ③听雨声想高兴的事  ④雨天酣睡

  17. 雨要下得适中,即不能缺雨,也不能无雨。

    运用对比的写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8. 作者希望能听到真正的雨声,而不是水箱的水顺着雨水管道流下的声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水声。

  19. 略。

  20. 略。

 

六、作文

  21. 略。

相关文章阅读

家长有问必答

学生年级:

联系方式:

学生姓名:

意向学校:

择校问题:

育路国际学校

微信二维码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非京籍入学

优质国际学校推荐 更多>>

  • 中加国际学校

    中加国际学校

    口碑极好,拥有上万名毕业生!
  •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招收幼小初高学生及非京籍普通班学生
  • 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黑利伯瑞中国分校,办理澳洲学籍,免托福雅思考试。
  • 君诚国际双语学校

    君诚国际双语学校

    外教课程比例70%的国际学校
  • 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

    尚丽国际学校

    获评海淀区家长满意度最高的学校
  • 格瑞思国际学校

    格瑞思国际学校

    专注中美国际教育学校
2019年入读国际学校 2019年入读国际学校
  • 国际学校推荐
  • 口碑院校推荐
国际学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

学生姓名: 手机:

育路帮您择校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