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 育路教育-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全国统一招生热线

青苗教育掷出“双王炸”:新加坡校长天团+朝阳旗舰校区,北京国际教育要变天?

来源:青苗学校 时间:2025-10-13 13:38:12

导语introduction

对北京国际学校家长来说,“择校”永远是绕不开的课题——师资够不够硬核?课程能不能落地?孩子未来能不能走得远?最近,青苗教育集团的两个大动作,直接搅动了北京国际教育圈的一池春水:一边是朝阳孙河将迎来一所覆盖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旗舰校区,填补区域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空白;另一边是顺义校区官宣4位新加坡教育专家组成“顶级天团”,清一色的IB领域资深大咖,让不少家长直呼“这配置也太顶了”。

青苗教育掷出 “双王炸”:新加坡校长天团 + 朝阳旗舰校区,北京国际教育要变天

  青苗这波操作,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升级”?新加坡教育的“王牌经验”到了中国能不能落地?我们不妨深入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01 新加坡校长天团:每一位都是IB界的“硬核玩家”

  提到国际教育,尤其是IB课程,新加坡的实力早已是“全球公认”——IBO亚太总部设在此地,每年IB大考平均分远超全球水平。而青苗顺义校区本身就是北京少有的IBPYP/MYP/DP全认证学校,此次引进的4位新加坡专家,每一位的履历都堪称“教科书级”。

  第一位是青苗教育集团外方总校长、顺义校区总校长LimGeokCheng,堪称新加坡教育界的“定海神针”。她在新加坡当了18年校长,双语校、国际校、公立校的经验全吃透,最亮眼的成绩是曾带领一所学校的200多名毕业生,在IB大考中交出人均42分的“逆天答卷”——要知道IB满分仅45分,全球平均分常年徘徊在30分左右,这12分的差距,足以看出她对IB教学的把控力。更厉害的是,她还是新加坡教育部的高级顾问、首席导师校长,新加坡每一位新校长上岗前,都要经过她的培训,说是“校长的校长”一点不夸张。

  第二位是青苗集团IB总校长、顺义校区执行校长Dr.AngelaWu,妥妥的“IB课程活字典”。她在新加坡深耕IB教育20多年,不仅主导过IBDP、MYP、CP项目的运营,还亲自编写过PYP、DP、IGCSE的国际教材,这些教材如今在全球IB学校广泛使用。因为IBO亚太办公室在新加坡,她每年都会来中国评估IB学校、做专业培训——也正是在给青苗做培训时,被学校的教育理念打动,最终选择加入,把多年的IB经验带回中国。

  第三位是顺义校区学术校长崔校长,专攻IBDP课程近20年的“老兵”。他有30多年教育管理经验,曾在新加坡英华自主中学任职——这所学校的IB人均成绩高达43分,是全球IB成绩顶尖的院校。更难得的是,他还参与过新加坡国家化学课程的设计与改革,能站在“国家课程标准”的高度把控学术质量,这种级别的学术视野,对青苗DP课程的优化无疑是“重磅加持”。

  最后一位虽然不是校长,却是孩子“冲刺世界名校”的关键人物——顺义校区升学指导中心总监PatsyKoh。她在新加坡顶尖中学做了20年升学指导,经手的学校包括培养过李光耀、吴作栋两位总理的莱佛士书院,以及陈嘉庚发起的华侨中学。经她规划升入世界名校的学生不计其数,更厉害的是,她之前任职的学校,还出过两位“新加坡总统奖学金”得主——这个奖项是新加坡教育界的“天花板”,每年全国只选4-6人,相当于“万里挑一”的荣誉。有她坐镇,青苗学生的升学规划相当于多了“一把金钥匙”。

02 新加坡教育为什么“香”?不止是成绩,更是“让每个孩子发光”

  很多家长好奇,为什么青苗偏偏盯上了新加坡教育专家?其实答案藏在新加坡教育的“底层逻辑”里——它从不是靠“掐尖”赢口碑,而是靠一套经过数十年验证的“科学系统”,把“东西方教育的优点”揉到了一起。

  先看硬实力:新加坡学生在PISA测试中常年霸榜前三,数学、科学更是经常拿世界第一。这背后是新加坡数学的“建模法”——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变成看得见的图形,孩子既能理解原理,又能锻炼逻辑,难怪北京的京西德威、清华附国际部等顶尖校,都在用新加坡数学教材。

  IB成绩更不用多说,2025年全球IB大考平均分30.58,新加坡直接冲到35.43,超出近5分。但新加坡教育最厉害的,不是“会考试”,而是“不唯分数论”。它保留了东方教育“基础扎实、治学严谨”的底色,让孩子把知识点学透;同时又融入西方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比如小学就开“职业生涯启蒙课”,让孩子去了解面包师、程序员的日常,知道“学习不是死读书,而是连接真实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中小学的“半日制”模式:上午上课学知识,下午必须参加课外活动(CCA),机器人、戏剧、橄榄球、辩论……这些不是“兴趣班”,而是要计入成绩的“必修课”。目的很明确:培养孩子的品格、韧性和领导力——毕竟未来走国际路线,名校不止看分数,更看“人”的综合素养。

  还有一点特别戳中国家长:新加坡从中学开始就有“分流制度”,不是“一刀切”让所有孩子拼学术,而是根据特长分赛道——学术好的冲世界名校,擅长实践的学工程、设计,真正做到“行行出状元”。这种“尊重每个孩子节奏”的理念,恰好击中了很多家长“怕孩子被内卷逼丢兴趣”的痛点。

03 从新加坡到北京:青苗如何解决“水土不服”?

  再好的经验,不能落地也是“空中楼阁”。不少家长担心:新加坡是英语环境,孩子学IB有天然优势,青苗能复刻这种成功吗?针对这个问题,Lim校长和Dr.AngelaWu的回答很坦诚:“不照搬,只融合”——他们到任后,已经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做了一系列“本土化调整”。

  最受关注的是6-9年级的“分层教学,但这绝不是“快慢班”的翻版。青苗的逻辑是“找优势,而非贴标签”:比如一个孩子数学只考70分,但数学是他所有科目里最热爱、排名最靠前的,那他依然能进数学优势班。这种分法的核心,是帮孩子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再把热爱变成竞争力——这正好契合IB“关注每个学习者独特性”的理念。

  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痛点,青苗也下了功夫:新增EAL英语辅导课,每周4次免费上,帮孩子补牢语言短板;就连IB核心课程TOK(知识论)都开了中文班——这门课要训练孩子“质疑和批判性思考”,本来对英语要求极高,现在先用母语让孩子掌握“高阶思维方法”,再过渡到英语表达,彻底解决了“有想法说不出”的尴尬。

  升学指导也全面升级:高中部现在有4位“懂IB+懂升学”的专职老师,从8年级就开始跟孩子对接,帮他们规划选课、背景提升;PatsyKoh来了之后,还带来了名校招生官资源——最近纽约大学、香港大学、加州伯克利、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招生官都会陆续来青苗,家长和孩子能面对面问“申请干货”,不用再靠“小道消息”猜招生偏好。

  教师培训也没落下:IB培训官出身的Dr.AngelaWu,每周都会组织不同学科老师搞“联合教研”,重点练“跨学科教学能力”——比如语文和历史结合做“文化探究”,数学和科学一起搞“实验设计”,让课堂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灌输”,更符合IB的“探究式学习”要求。

  这些调整已经初见成效:今年青苗IB大考出了44分(满分45分)的高分,还有一位11年级学生,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两年的英语课程,还拿到了7分满分。Lim校长说:“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需要时间,更需要家长的信任。”

04 想近距离了解?多校区开放日等你来“探校”

  如果想亲自看看青苗的变化,接下来的开放日是个好机会——多个校区都安排了“沉浸式体验”,还能和新加坡校长面对面交流。

  顺义校区:10月14日、26日举办全学段(G1-G12)开放日,能深入了解IB课程细节、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还能听校长讲“新加坡教育理念如何落地”;

  上东校区:10月24日有GK-G6(幼儿园到小学)开放日,10月18日还有“国际日”活动——国家游行、服装大秀、非洲Afrobeat舞蹈,还有从亚洲到欧美的美食摊位,孩子能边玩边感受多元文化;

  海淀校区:10月19日开放G1-G12学段,适合家住海淀的家庭;

  怀柔校区:10月19日开放G7-G12学段,侧重中学阶段的课程和升学规划。

青苗学校开放日

  对家长来说,与其纠结“青苗会不会起飞”,不如趁开放日去实地看看:课堂氛围怎么样?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是否真诚?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否和自己契合?毕竟,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

  青苗这波“新加坡校长+旗舰校区”的操作,不止是自身的“升级”,或许也会给北京国际教育带来新的思考:当“国际化”不再是“照搬国外模式”,而是“好经验+本土化”的融合,孩子才能真正在“东西方教育的平衡点”上,走得更稳、更远。我们不妨多给一点时间,看看这颗“青苗”能长出怎样的“新枝丫”。

  推荐阅读

  1. 丘成桐数学营银奖:“在青苗,我找到了数学学习的完美节奏”

  2. 北京青苗学校怎么样?外地学生可以报名的校区有哪些?

  3. 北京青苗学校入学条件提前知,含各学段

青苗学校 预约看校申请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青苗最新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