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国际学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学校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对学院制的理解,重点在于创造「共同做事」的场域

来源: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发布时间:2021-12-26 08:42:11

  从属性上来看,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提雅学园TheiaAcademy国际高中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学习者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方式,都被集中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水平的性质,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当学习者们离开校园进入到社会中,会发现真实的世界不是像校园一样运作的,他们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却需要更好地向他人学习。这里要注意一点是,大多数能以符号形式获取的信息,仍然有“学”的价值,而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增强,会逐渐弱化“教”的价值。

  提雅学园认为,学习者来到学校,教育就已经发生。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组织,学习者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必然要经历社会过程,那么学校必然要提供真实社会生活的体验,提供适合学习者学习做事和共事的场域。而这正是提雅学园学院制的设计初心。

  01、提雅学园的学院制

  围绕着提雅学园的「目标-经历-反馈」系统,每个子模块都需要为来到这里的小伙伴提供可以指向培养目标的体验和经历,让每一位在GEF的闭环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小伙伴,在未来的岁月,始终信仰“指引自己、温暖他人、照耀世界”。

提雅学园

  这样一来,小伙伴们在校的全部体验和经历,除了在正式学习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外,就是传说中的第二课堂——非正式学习了。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从弱到强的社会化过渡(从高中到大学乃至步入到真实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角色、社会属性的转变),如何准备更多适合他们的体验,这些都是非正式学习经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院体系设计者在思考如何来进行系统化设计时的核心内容与唯一重要原则。

  提雅学园的学院制,衍生自英式经典学院制及中国古典书院制的概念。

  提雅学园施行的学院制,强调学院天然属性中的联结功能,关注学院共同体生态的建设。我们认为,在学院这个混龄的、具备文化传承意义的教育组织中,学习者应该能够从中不断获取社会化的资源与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

  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学院作为能够反应社会关系的缩影和投射的组织,它的定位更接近微型社会,学习者在其中共享愿景、发展目标、人际互动等,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培养学习者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强化个人的社会化发展。

  我们理解的学院制,是存在于学校教育背景下的育人模式,为承接「提雅学园-社会生活体系」的教育目标而设置的育人路径,是具备传承属性的校园文化。

  02、学园共同体

  在提雅学园,无论是从学习者实际在校经历的时间使用情况分析,还是从毕业标准中的必修或选择性必修学分的设置上(学院育人模块涉及到的必修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37%),学院都扮演着重要的育人角色,承担了重要的育人任务。

  从实践的角度来分解,提雅学园的学院共同体,是为小伙伴搭建一个对标提雅学园的教育目标、以“做事”为基本内容的共同体生态。学院建设中,大伙伴的角色主要有3类:行走导师、学院顾问以及学院导师。学院的运营和管理主要依靠学院自治委员会、配合积分制有序进行。

  学院活动则从满足小伙伴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经历系统的特点,对标素养评价体系,服务于“培养做事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学院体系作为行之有效的育人手段,完成了面向“选课走班、去班主任化、混龄”的学习者群体的垂直打通,将原属于不同年级的小伙伴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此一来,学院这一教育实体,便天然成为可以提供运动、交际和适合居住的独立社区,存在于校园之中。

  03、学院自治委员会

  作为学院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这一模块的设计以及对委员们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学院自治委员会遵循以下工作模式:在并不强调学院归属的前提下,委员们自行选择学院建设相关的工作模块,委员们的工作评价将主要依据委员独立负责或相互配合产生的实际工作成果、学院导师评价、学院成员综合评价等。

  学院导师也没有指定学院归属,各自选择恰当的工作模块,与该模块的委员共同组成项目团队。每个项目团队会在学期初确定工作目标,即团队需要产出的、可量化的关键成果。学院建设初期,各模块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甚至委员们的分工合作,都会在实践过程中随时加以调整,及时进行复盘与迭代。

  每周都会进行的委员会例会上,大家会就上周与当周的工作进行信息同步,同时会就学院运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议事,议题多选自学院信箱(钉钉某工作日志模板)中的学院成员建言。

提雅学园

  04、积分制与学院杯

  再来聊一聊积分制与学院杯。

  积分制,是为了配合学院建设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学院成员或学院集体需在遵循学院公约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院建设,按照要求策划、举办活动,做出符合提雅学园培养目标、对标提雅学园通用素养模型所鼓励的行为。学院导师将在委员会的监督下,用增减学院积分来评价学院个体或集体的行为。当积分加减给个人行为时,由个人带到所属学院。

  学院导师和委员会C7模块(积分制)的负责委员将以周为单位对学院积分进行核算。学院公屏每周一将更新学院学期总积分以及过往一周中学院积分的变动情况。

  每学年春季学期结束时,积分将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清算。获得最高积分的学院将赢得该学年“学院杯”(广义“学院杯”)。

  获得学院杯荣誉的学院,将同时拥有以下额外奖励:

  ①下一年学院经费在每年的学院活动经费基础上提高10%;

  ②用本院的符号化代表物装饰提雅学园的公共空间;

  ③带有学院成员名单的实体奖杯(可陈列在学院公共空间或校史馆)。

  对于学院个体来说,每学期期末涉及到各类奖项评比时,个人积分将作为“学院生活”(毕业标准中的官方名称)的重要评价依据。

提雅学园

  当学院个体有调换学院的需求时,个人积分也是重要凭据。低于更换学院的积分阈值者,既然无法为其当下的归属学院做出应有的贡献,甚至有可能因为个人的不当行为而损害集体利益,学院将认定无法满足其更换学院的要求。

  这也是学院育人体系中,为培养小伙伴们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设置的隐性任务。前面提到“学院杯”时,我们用到了广义“学院杯”的概念。那么对应着广义,自然是有狭义。

  除年度“学院杯”称号外,学期进行中,会有各类以学院为单位的比赛。从体育竞技到艺术爱好,从专业技能到社会公益,每场比赛均会以“学院杯”冠名。获得“学院杯”赛冠军的学院,将获得一次集体加分。

  05、社团与微社群

  提及狭义“学院杯”,就不得不说起学院体系下的另一个重要模块——社团/微社群。

  社团,作为一般性的校园经历,是汇集了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团体。此类群体能够定期举办形式相近、内容相对固定的活动;稳定输出基于社团运营方案的活动内容。

  除了社团,在提雅学园的学院共同体中,学院成员以不同类型微社群的方式被联结在一起。不断有基于兴趣或基于成员、学院、学校等的需求而生发单次/低频次的项目或活动,学院为这些偶发项目/活动提供各类资源的支持:专业顾问、运转资金以及各类社会资源等。

  学院成员则以项目活动筹备组的形式被组织在一起,即成立微社群。这样一来,每个个体都被“事情”紧密聚集在一起,在“完成事情”的社会化体验与过程中习得社会情感、社会技能,积累社会经验。

  社团及微社群的核心运行逻辑是:兴趣+攒人+项目团队+分工合作+成果产出+评价与复盘迭代。各环节缺一不可。同时,在完整的流程中,小伙伴们需要提交各类文本,面向学院导师、学院顾问进行答辩或提交评审。只有答辩或评审合格后,社团/微社群方能赢取官方认可,获得官宣及各类资源的支持。

提雅学园

  学院为小伙伴们提供的是学习做事和做事的场域,在这个场域当中,他们会尽可能地理解与实践真实社会的做事逻辑。

  正如社会组织正常运转的模式一般,社团发起人以及微社群筹备组的成员,在发起社团或筹备社团/项目/活动(为简化文字,以下统称为“项目”)之初,都需要提出包括背景、内容、期望成果、所需资源支持以及项目预算在内的完整策划案。

  策划案将首先通过学院导师团的初审,并由导师团根据项目内容邀请更为专业的学院顾问及时为筹备组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经过初审的项目将进入到答辩流程,在答辩过程中,学院导师团和学院顾问将就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拷问”,在此过程中再次激发学习者对项目活动本身的深度、全面的思考,以及帮助他们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和专业的态度来准备和实施自己的项目。

  通过答辩的项目可以正式立项,获得来自学院的全方位支持,配备该项目专属的配备该项目专属的学院导师及学院顾问。导师和顾问在项目筹备和正式进入实践、项目复盘的过程中,全程“监工”并适时提供帮助和指导。配合项目发起人或联合发起人完成筹备组成员分工,帮助筹备组成员梳理标记着项目规划详细内容的项目甘特图,并时刻关注甘特图中每个细项的推进进度。

  在结项展示和项目复盘中,学院导师团及学院顾问会审核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并督促小组成员做好过程性资料留存与可供迭代的复盘经验的文本生成与保留。

  在不断有项目活动在学院中生发的过程中,小伙伴们渐渐在提雅学园中打造了一个专属于这些「Z时代」的“做事”导向共同体。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报名正在进行中,为避免疫情结束后出现扎堆咨询,无学位等情况,建议家长登记抢先报名咨询!)
国际学校预约看校/在线报名入口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国际学校院校库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