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相信有很多家长对国际学校学生依然存在刻板印象,“混日子”、“贵族”成为一个主要的标签,然而,国际学校的学生到底是怎样的?是像我们说所听说的那样吗?让我们听一位上海的国际学校学生介绍TA严重的“国际学校”,了解下上国际学校的真实感受。
文字:玺安,和言
配图:玺安,jess
你对国际学校的学生印象是什么?
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大多会不假思索地答道:
“英语应该很好吧,但他们都很混啊,成绩差又不怎么学,平时应该很轻松吧?”
事实上,在我开始我的高中旅途前,我对国际学校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印象。
我的初中是在私立学校度过的,学校的规模从幼儿园跨越至高中,国际国内双部兼顾,使我们常常戏称我们学校是“四大民校”之一。
比起公立学校,我们已经轻松了不少——尽管在初三阶段卷子还是一套一套地刷,一周便有三四支笔芯见底。课堂气氛算是活跃,学霸们积极踊跃地答题,不回答问题地埋头苦做笔记或是疯狂地抢做其他作业,偶尔几个梗会让大家捧腹大笑,会让紧张的复习阶段松缓许多。
但一对比国际部,我们这帮国内部的学生又显得痛苦了不少——在我们抱着一沓卷子刚结束一场考试时,国际部正在礼堂内进行着热闹非凡的活动;我们会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肆意地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不穿校服、化妆、谈恋爱等等。
自己的亲眼目睹再加上同学们几句笑言,国际部被我毫不犹豫地贴上标签:混、成绩差、轻松快乐。我无比坚定地认为只有差生和无法在上海中考的学生才会去读国际学校,直到母亲向我介绍一名朋友家的姐姐,在体制外学校就读的她依然坐稳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名号:成绩优异,在舞台上演讲或主持总是落落大方、谈吐得体,学习时总是拿出百分百的干劲,非常努力踏实。
我依然记得我当时诧异地问道:“她是不能参加中考吗?”
母亲愣了一下,答道:“人家中考六百多分呢。想不想去试试看国际学校?”
于是我脑子一热便答应去一所国际学校面试,在被录取后我盘算一二便做了决定——去我现在所在的高中就读。
当我的几位同学听说我草率地做了这个决定,无一不露出惊讶错愕的神情:“你认真的吗?”
我对他们不信任我表示不屑,格外坚定地答道:“当然,怎么了吗?”
“国际学校那都是一帮混子诶——”一位同学犹豫了一下,“诶呀当然不是说你啦。但是以你成绩上市重点不是稳的吗?为什么要去那边呢?”
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曾去那所国际学校试听了一节课——跟我想象中的国际学校完全不同,老师鲜少会讲几句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上课方式还是新颖的。
听学姐说:每节课都会随机抽取几个“幸运儿”进行演讲,然后所有人就演讲了一遍。而且还是即兴的看图说话,挖的点越深分数越高,会算到总成绩里。
这一节颠覆我三观的课堂让我决定了读这所高中,兴许是过于草率,但我突然对国际学校的学生有了改观:他们也可以认真、成绩优异,可以和体制内学生一样努力踏实。
不是所有国际学校的学生都是混的,国际学校也不是只有差生才会来的。
在我开始我的高中生涯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
在学习内容上别无二致,在学习方面,可能只是作业形式和课堂授课方式的不同罢了。我和我初中同学聚会时听他们抱怨着作业之多,练习册卷子书轮番上阵,尽管多但好歹题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道会了就全会的那种。
而我接触到的作业则大不相同。有时是写一两篇英语短文或是查生词;有时要为第二天的演讲忙得焦头烂额——PPT和演讲稿一份都少不了(除非“freestyle”);甚至为了采访几个外国人而跑遍园区,因为全年级五十多个人同时出动导致有位外国小哥在十分钟内被采访了二十多次(……)。
谁好谁不好是没有标准的,只是看哪个更适合你而已。
国际学校应该锻炼的是综合能力。
以前,我可能大多会看到学校组织活动时,老师把活动直接给你安排得妥妥的,你需要做的只是乖乖参与、不捣乱又听话,偶尔帮忙当志愿者。
但在国际学校,活动几乎由学生全权负责,除了申请经费和活动时间场地由老师做外。你可能会看到几个学生抱着电脑为这间教室怎么布置争得不可开交,但大多还是一拍即合十分顺利。
举个例子,演讲是我们学校的一大重头戏。
我见过很多学生演讲时,拿着稿子上台,或是在PPT上把自己想说的一股脑全部敲下,激情演绎什么叫“我只是一个么的感情的读稿机器”。但也有学生在脱稿的情况下偶尔来个freestyle,PPT简洁明了,博得一票欣赏。
在国际学校,上课时经常会让你来个2-3分钟的即兴演讲。就算早做准备也不许在PPT上出现你要说的话防止你只是干巴巴地读,我曾见过一个老师为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在她讲时直接切PPT回到封面,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又检查了学生对于材料的熟悉程度,一举两得。
当然,在重要场合我们还是会拿着稿子以防忘词的,但比起只是将自己写的念出来,大多人还会选择即兴发挥两句活跃气氛。时不时还会用点肢体语言使自己的演讲更为生动有趣。
人们看到的所谓快乐的背后,是演讲者辛苦准备的成果。这时的快乐是真的,可为此,每个学生都一次次练习与准备。
所以,不是所有国际学校的学生都是混的,国际学校也不是轻松快乐的。
体制内外对比,没有的好坏之分——作业形式,上课方法,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不同都决定了两者的不可比较性。然而,大部分人只由井底朝上看见了井口的那一小片天空而已。刻板印象,需要被打破。
写在最后
花之所以能开,是因为它的根在黑暗中深深地埋藏。“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知识的汲取得靠自己,成功的背后没有捷径。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长您好!“不适应应试”是很多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但转学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更需要结合孩子的真实需求、现有资源和未来规...
答关于“9月转国际学校来得及吗”这个问题,结合国际学校的招生节奏、课程体系特点以及学生适配性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来得及的,...
答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区别有哪些?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升学路径、费用与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区别,若孩子计划留学、追...
答开学不适应国际学校可以从应对语言障碍、适应教学模式差异、打开社交圈子、要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几个方面让自己逐渐适应,很多新同...
答国际学校有哪些社团活动安排?学术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服务与领导力社团、特色创新社团等。国际学校社团活动的真正...
答家长您好,结合非京籍上国际学校家庭的实际就读反馈,常见弊端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升学有限制2、经济压力大3、课程与社交...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