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国际学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学校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国际学校学生期末复习指南

来源:偶爱数学 发布时间:2018-12-27 14:15:01

  广大国际学校学生都在为期末考试进行紧张的复习准备,那么,学生在复习时有哪些技巧呢?育路小编为大家进行简要介绍。

  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书本,并且进行集中练习,特别是学校,尤其喜欢这种模式。孩子们用荧光笔或水彩笔在书本上写满了五颜六色的漂亮笔记,然后在深夜里一遍遍地抄写或是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看起来,真的是非常地努力。AMC是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美国数学竞赛的缩写,由美国数学协会(Mathematics Association of America)于1950年成立。试题由简至难兼具,使任何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挑战,还可以筛选出特有天赋者。这项竞赛就是为所有喜爱数学的学生所开发的,除了参加IMO,和全球数学高手们过招,AMC竞赛还能为国际参赛者增加竞赛经验、强化国际化学习和竞赛背景,最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提升美国名校的录取率!每年,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都会想方设法地获取AMC参赛名单和成绩,并且,这些牛校会主动联系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总之,AMC的含金量特别的高,它包含了大赛权威认可度高 ;增强大学申请实力 ;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锻炼参加国际赛事的能力!

  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阅读过学习资料后立即看第二遍,另一组则只看一遍。然后对他们进行测验,结果是看过两遍的稍好于只看过一遍的。如果把测验时间延后一些,两组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第二项测试是,让一组读过一遍以后,隔几天再读一遍,另一组没有重读,再考试时,这组进行了间隔阅读的学生,成绩就好于那些没有进行间隔阅读的。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但是这个过程毫无挑战,它产生的只是短期记忆,而非长期记忆,而且会让人产生“已经记住了”的错觉。

  所以,很多孩子在刚背完时考试成绩不错,但最终,会在之后的考试中“原形毕露”。

  怎样才能背得快,记得牢这里有五条建议

  ,有间隔地练习

  关于如何提升记忆,有一个很出名的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新学的知识

  不进行间隔温习的话,6天就只记得25%

  对于新知识我们只需要在次接触后,隔一两天温习一遍,之后隔上一周或数天再看一遍,隔月再进行一次测验就好。

  为什么间隔练习更有效?

  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且和已知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持久记忆则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以及其它巩固过程。正因为如此,间隔练习才更为有效。

  当你在两次练习之间加上间隔时间后,表面上看似乎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但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学习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后也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期末来临前,要做好背诵计划,隔一两天就对之前背诵过的内容再熟读背诵一次。

  第二,穿插不同内容的多样化练习

  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也是一种胜过集中练习的方法。

  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试验,两组学生同时做几何体体积(正方体、球体、锥体及圆柱体)的练习题。

  一组学生的题目是按照顺序,即一种类型的题做完,再做下一种;而另一组学生的题目类型是穿插安排的。

  最一开始,按同一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为89%,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0%;

  然而在最后一周的测验上,之前按照同一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20%,而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的正确率为63%;

  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在最初的学习阶段会产生一点阻碍,但这种方法让最终的测验成绩提高了惊人的215%。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任务的穿插进行。

  比如,你可以把语文古诗、数学解题案例和英语单词穿插进行背诵。

  再比如,在数学做题时把不同类型的问题穿插进行练习。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区别问题类型的能力,毕竟在考试或现实世界中,没有哪个问题出现时是按照我们学习时的顺序出现的,你只有识别出要解决问题的类型,才能运用正确的解决方案。

  从感觉上说,用穿插安排内容的方式学习,效果要比集中练习来得慢。但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比集中练习效果好。

  第三,采用复述的方法

  前两天,网上有一篇爆文,讲的是一个农民爸爸,三个孩子一个进了清华、两个进了北大。他的方法就一个,就是让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以后,给他讲讲学到的东西。

  这个爸爸其实是无意中运用了的“费曼学习技巧”——以教为学的学习方法,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把这个知识点告诉别人。通过教别人,让自己把应该学的概念和知识弄得更清楚更透彻。

  对这个方法我自己也是有很深的体会。

  年初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我给自己规定了一个固定任务,就是每天在群里做一个1分钟以上的语音分享,我分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某本书、某件事或某个人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

  在大半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凡是分享过的内容,不知不觉就印在了我脑海中,在我写作的时候或是生活中,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给予我指引。

  前不久一位因精彩辩论走红的牛津大学华裔美女学霸,也是运用这个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她高中时参加英国的高考拿了6个A+,这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

  认知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越多的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重新演绎它,或者是尝试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能越牢固地掌握这个概念。

  第四,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

  检索就是主动在大脑中回忆某个知识点的内容。

  检索并不是翻查笔记,因为:

  “大脑就像森林,你的记忆就在林中某处。你在这边,而记忆在那边。从你的位置到记忆的位置之间本来没有路,但你走得越多,路也就出现了。这样一来,在下次需要这段记忆的时候,你就能更轻松地找到它。但是,你一拿出笔记,就切断了这条路。你不会再探索这条路了,因为别人已经告诉了你该怎么走。”

  的检索其实就是测验

  在发展心理学有两个记忆的概念,一个是再认,一个是回忆。当孩子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看到似曾相识的答案,就是对知识的再认。而当孩子在做问答题或者填空题的时候,就是在对知识进行回忆。无论是再认还是回忆,都是在脑海里检索自己所学的知识。

  要想提升孩子的记忆力,锻炼孩子检索记忆的能力,可以定时给孩子做测验。像我家女儿自从上了初中,基本上三门主课每周都会有1-2次的限时练。

  通用这样的测验,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牢牢地掌握这些知识。回记新知识的难度越大,收效就越大。犯错不会让孩子退步,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就好。

  其实这也是考试的目的,所以当孩子考的不好,也不要责怪孩子,有部分原因就是知识点记得不牢,刚好可以找出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记忆和训练。

  第五,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这个方法应用到孩子身上,其实就是预习。

  预习是老师们都会提出的要求,但是怎样预习就需要家长来监督和指导了。

  比如,在语文的预习上,通读课文后,理解一下文章的含义,再看注释,了解文章及作者的背景,判断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确,发现这篇课文与已经学过的内容有哪些相关之处,例如体裁、作者、主题……

  在数学的预习上,除了了解概念,还要做几道相关的题目。先和题目较较劲,课上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当学生们在自己的“试错”后能得到纠正性的反馈,这会加深他们的记忆。适度的失败感不是坏事,学新东西时遇到困难是有益处的,因为尝试解决一个难题比坐等解决方案对我们来说更有帮助。

  以上这些方法避免了以往的学习误区,并总结了很多学霸也说不出来的学习方法。运用这些技巧不难,带来的益处却是切实且长久的。

  期末复习要点

  1.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多做题。复习的作用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那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及时反思,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3.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报名正在进行中,为避免疫情结束后出现扎堆咨询,无学位等情况,建议家长登记抢先报名咨询!)
国际学校预约看校/在线报名入口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国际学校院校库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