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博客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国际商务师考试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大纲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考试教材   考试论坛   网络课程
  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辅导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辅导     国际商务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
地区信息

2009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强化练习(六)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3-17 10:44:30  来源: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2)李嘉图认为国内价值理论不能适用于国际贸易,俄林则把国内价值理论扩大到区际贸易或国际贸易上。 
(3)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生产各种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2. 赫-俄的要素禀赋说的三个重要结论是什么? 
答题提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 
(2)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万个产要素收益的国际差别。 

3.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题提示: 
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商品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热门资料下载:
国际商务师考试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赵桂萍  纠错
课程咨询电话:010-51294794
报考直通车
 
·考试简介:是由人事部与商务部共同组织的全国性考
试,是获取国际商务师职业资格的通行证。
·考试时间:2010年9月11日至9月12日。
·考试科目:《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专业知识》 。
                       M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