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货币流通的规律

来源:考试大发布时间:2011-11-24 16:32:01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即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了解即可。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例题1.多选题」(2007年)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

  A.社会劳动者数量

  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商品的流通范围

  E.货币的流通速度

  [答案]BCE

  (2008年)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

  A.市场上的商品品种

  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的流通范围

  [答案]BCD

  「例题2.多选题」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B.与待流通商品数量成正比

  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与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E.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答案]BDE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经济师考试辅导精华

经济师考试辅导课程报名入口

金牌网络辅导课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