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考点精讲:利尿剂的作用机制
来源:中华考试网发布时间:2014-06-10
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利尿药有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其中高效利尿药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氯化钠的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功能及浓缩功能,而发挥强大利尿作用,排出大量低渗尿。中效利尿药以氢氯噻嗪为代表,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NaCl的再吸收,产生中等效能的利尿作用。以螺内酯为代表的低效利尿药可与醛固酮竞争醛固酮受体而发挥抗醛固酮作用,抑制Na+-K+交换,减少Na+的再吸收和K+的分泌,表现为排Na+留K+作用。其利尿作用起效慢而维持时间久,并与体内醛固酮的水平有关。
高效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为:1.水与电解质紊乱;2.高尿酸血症和高氮质血症;3.耳毒性。中效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为:1.电解质紊乱;2.潴留现象;3.代谢性变化,致高血糖、高血脂症,肾素、醛固酮过度分泌;4.高敏反应等。低效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为:久用可引起高血钾,尤其当肾功能不良时。可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性功能障碍,致妇女多毛症等。
【历年真题】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的利尿药是(2001年)
A.螺内酯
B.氨苯蝶啶
C.甘露醇
D.呋塞米
E.氢氯噻嗪
答案:D
题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高效利尿剂的作用部位。
答案解析:螺内酯和氨苯蝶啶的作用部位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甘露醇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近曲小管,氢氯噻嗪的作用部位是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只有呋噻米的作用部位为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故选D。
考点延伸:考生应熟练掌握各类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模拟试题】
可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妇女多毛症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糖皮质激素
E.氢氯噻嗪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