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知识要点(14)

来源:中华考试网 发布时间:2014-04-25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概述
0
0
0
概述
0
0
0
疏散外风
消风散、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牵正散、玉真散、小活络丹
3
2
1
消风散、川芎茶调散
4
0
2
平息内风
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5
0
4
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2
3
1

  在治风剂基本内容中,2006年以来考纲新增内容尚未出现考题。本单元历年考题主要集中在疏散外风的消风散、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和平息内风代表方剂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中。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用于治疗各种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2.使用注意①必须辨别风病的属内、属外,分别其寒、热、虚、实。若属外风,则宜疏散,不宜平息。属于内风,则宜平息,切忌辛散。②外风与内风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又可兼感外风,应分清主次,全面照顾。

  3.分类 风病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区别见表4-42。

  表4-42 外风与内风的区别

 
含义
病机
病证
治疗
外风
风热、风湿、风寒、风邪毒气
风邪侵入人体,留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
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喎斜,甚则角弓反张等症
疏散
内风
内脏病变所致的风病
肝风上扰、热盛动风、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
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足废不用、语言謇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平息

  疏散外风

  见表4-43。

  表4-43 疏散外风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消风散
组成药物
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执业2001,助理2002/2003/2004/2005)
功效
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证候
风疹、湿疹。症见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有力者(助理2002/2003)
配伍意义
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透表为君。配伍苍术散风除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共为臣。配当归、生地黄、胡麻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为佐。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

  (续表)

川芎茶调散
组成药物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茶叶
功效
疏风止痛
主治证候
外感风邪头痛。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执业2005)
配伍意义
川芎长于止痛,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为君药
大秦艽汤
组成药物
秦艽、细辛、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茯苓、甘草、川芎、当归、白芍
功效
祛风清热,养血和血(执业2001/2005)
主治证候
风邪初中经络证。症见口眼喎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者(执业2002/2005)
配伍特点
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寄治血于治风之先;疏中兼清,温燥有制
牵正散
组成药物
白附子、僵蚕、全蝎
功效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证候
卒中、口眼喎斜者
玉真散
组成药物
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功效
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证候
破伤风。牙关紧闭,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
小活络丹
组成药物
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
功效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证候
风寒湿痹。症见肢体筋脉挛痛,关节伸屈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者

  平息内风

  见表4-44。

  表4-44 平息内风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羚角钩藤汤
组成药物
羚羊角、桑叶、川贝母(助理2001)、生地黄、钩藤、菊花、茯神木、白芍、生甘草、竹茹
功效
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证候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者(助理2001/2003/2006)
配伍意义
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清热解痉为君;配桑叶、菊花,以加强息风之效为臣。白芍、生地黄养阴增液以柔肝舒筋;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共为佐
镇肝息风汤
组成药物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助理2000)
功效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治证候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执业2002/2004)。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者(助理2006)
配伍意义
怀牛膝重用引血下行,补益肝肾为君。代赭石和龙骨、牡蛎相配,降逆潜阳,镇肝息风为臣。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亢阳;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三味疏肝平肝,甘草调和诸药和胃共为佐使
天麻钩藤饮
组成药物
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功效
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证候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症见头痛、眩晕、失眠者(执业2001/2003/2005)
配伍意义
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为君。配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为臣

  (续表)

大定风珠

 
组成药物
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执业2002/2004)、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功效
滋阴息风
主治证候
阴虚风动证。症见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者(执业2001/2003)
配伍意义
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息内风为君。干地黄、麦冬、生白芍滋阴柔肝,龟板、鳖甲滋阴潜阳,共为臣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