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押题(17)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9-21
9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合同转让行为有效的是()。
A.甲将中标的某项目全部转让给乙
B.甲将自己对乙的债权转让给丙,随后通知乙
C.甲将自己对乙的债务部分转让给丙,随后通知乙
D.甲将中标的某项目的劳务作业全部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丁
E.甲不顾合同约定的不得转让债权条款,将自己对乙债权转让给丙
标准答案: b, d
解 析:【试题解析】《建筑法》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故排除A选项。《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故B选项正确。《合同法》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故排除C选项。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内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故D选项正确。
《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故排除E选项。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四章《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制度。
92、 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的特点包括()。
A.事前审查 B.事后审查
C.“双轨制”审查 D.“双启动”审查
E.主动审查
标准答案: b, c, d
解 析:【试题解析】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有3个特点:(1)事后审查,即在仲裁的终局裁决作出后,经当事人申请执行或申请撤销、不予执行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可对相关裁决进行审查。(2)“双启动”审查。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启动,一般情况下为被动审查,即需在仲裁“当事人”以法定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之后,人民法院才启动司法审查程序,且只审查申请人申请审查的内容。同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仲裁裁决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为理由而主动依职权启动司法审查程序。被动审查与主动审查相结合,但以被动审查为主,以维护仲裁的契约性,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避免过多的司法干预。(3)“双轨制”审查。人民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国内仲裁裁决的程序事项和实体问题进行审查,其中审查实体问题的范围为仲裁认定事实的证据真伪、足够与否和适用法律之对错。对涉外仲裁裁决和国外仲裁裁决仅对其程序事项进行审查,且当事人不得以裁决书的实体错误为由提出不予执行和撤销的申请;人民法院也不得审查其实体问题。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的第三节:仲裁制度。
93、 民事纠纷的特点包括()。
A.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
B.民事纠纷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C.民事纠纷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解决的
D.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E.民事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标准答案: a, d, e
解 析:【试题解析】民事纠纷的特点有三:(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这主要是针对有关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而有关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多具有不可处分性。在建设工程领域,较为普遍和重要的民事纠纷主要是合同纠纷、侵权纠纷。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的第一节:建设工程纠纷主要种类和法律解决途径。
94、 建设单位将在建工程抵押给银行贷款,后因经营状况不佳而无力还贷款,则下列关于抵押权人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抵押权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拍卖
B.抵押物拍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
C.抵押权人可不申请拍卖,而直接与发包人协商将工程折价
D.抵押权人可不申请拍卖,而采用变卖的方式优先受偿
E.抵押物变卖后,其价款不足部分债务人不再负清偿责任
标准答案: a, b, c, d
解 析:【试题解析】按照《担保法》、《物权法》的规定,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其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称为抵押人,债权人称为抵押权人。
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一章《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的第七节: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95、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的内容包括()。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仲裁事项
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D.仲裁期限
E.仲裁方式
标准答案: a, b, c
解 析:【试题解析】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这三项内容必须同时具备,仲裁协议才能有效。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的第三节:仲裁制度。
编辑推荐: